欢迎来到山村网

细数“不宜入煎”中药

2018-12-10 22:08:08浏览:51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
《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这是依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最早的理论阐述。   汤剂是最常用的中药剂型,但在临床过程中,许多中药不宜入汤剂煎煮,而宜制成(粉末饮片)散剂服用,这便是中医的不宜入汤说。那么,这些中药包括哪些类型呢?   1.有效成分不溶或极难溶于水,不能或不宜入汤剂的中药。如琥珀、乳香、没药的有效成分是不溶于水的树脂和挥发油;紫河车、蛤蚧的有效成分为激素、酶类、肽类等,受热易破坏或水溶性差,不宜煎煮; 穿山甲所含的挥发油、肽类、角蛋白等成分,不宜做汤剂,历来多作散剂服用;全蝎、蜈蚣、水蛭的活性成分受热易破坏或难溶于水,历来不入汤剂。青黛本身是从水中析出的加工品,各种成分基本不溶于水;赤石脂、禹余粮属于吸附性止泻药,适合吞服细粉;血余炭、棕榈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碳素,水溶性差,粉末又有吸附止血作用;甘遂、大戟、芫花的主要有效成分不溶于水,用以逐水,自《伤寒论》开始一直使用粉末吞服。   2.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最宜作散剂冲服,入汤剂药效会丧失明显的中药。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的有效成分受热破坏,历来强调不能见火,不能入汤剂,而半流体状的苏合香多入丸剂或酒剂;沉香、豆蔻、砂仁、沉香、木香、肉桂、丁香等大多数芳香性的药物,煎煮时易挥发; 蔓荆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且为种子类药材,质地轻浮,不便煎煮;炒后入汤剂不尽合理。   3.有效成分不耐高温,入汤剂容易破坏的中药。牛黄历来只入丸、散剂;蟾酥的主要有效成分蟾毒配基类、蟾蜍毒素类,受热易破坏,历来多入丸、散剂; 鸡内金所含健脾消食的成分促胃激素,受热即失去活性;麦芽、稻芽、粟芽所含消食成分淀粉酶,受热即失去活性;雷丸所含驱虫有效成分雷丸素为蛋白酶,受热即失去活性。   4. 名贵、珍稀、濒危物种,服粉末可以节约药材,降低药费,又有利于保护资源的中药。人参、西洋参煎服3~9g,研末吞服1~2g;三七煎服3~9g,研末服2~3g;羚羊角煎服3~6g,研末服0.5~1g;冬虫夏草煎服6~10g,研末吞服1~2g;石斛煎服每日6~15g,研末吞服2~6g;川贝母煎服3~9g,研末服2~3g;天麻煎服6~10g,研末服2~3g;鹿茸、藏红花、珍珠、海马、血竭等历来也多研末吞服。   此外,有些药物是流质液体,不必煎熬,如竹沥、鲜藕汁、米酒、生姜汁、生梨汁等。还有新鲜果实、根茎、青草类药材的鲜榨汁,用煎好的药汁冲入混合服用即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产妇坐月子的饮食宜忌

上一篇:

智力与脑的发育有直接的关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