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生活比较困难,生活环境、居住环境跟现在没法比。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能填饱肚子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更不用说吃上水果,特别是人见人爱的无花果。可在这一点上,我或许比别的小朋友更富有,因为我有一位好邻居。这位本家老爷爷的儿子远在外地工作,他一人在家独自生活,由于衣食无忧,又热爱花草虫鱼,大大的院子里种满了各种鲜花和果树,还养了很多的金鱼。进入他家院子好比进入了一所植物园,特别是房前窗下的无花果,特别吸引我们这些小伙伴。我们有事没事的就找一些理由去他家,帮他干一点力所能及的活儿,目的就是在每年的无花果成熟季能吃上一个甘甜的无花果。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朋友向我推荐了《遇见最美的本草——一位临床医生的中药札记》这本书。我细细读来,收获多多。
开篇之作,《永远的童年——无花果》,作者楚林第一句话就这样写道:“如果说童年是有味道的,那我的童年就是甘甜、清香、绵软的无花果的味道”。随着文字的流淌,《无花果》是一个故事、一个童话、一个小秘密。这是作者的体验,也是我童年的象征,读着读着,仿佛又回到了我的童年。
《遇见最美的本草》里的50篇文章,就是50枚神奇的无花果。楚林说:“我常常觉得,每个悬挂的小青果里,都藏着一个童话,一个故事,一个小秘密。”对我而言,一位从事西医多年,又喜欢、热爱着中医的医者,感到《遇见最美的本草》不仅好看、好读,还更喜欢作者对每一味书中的本草都赋予了生命、赋予了灵性;读着读着,仿佛就像是跟这些富有诗意的本草在对话。
人们常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殊不知,草木皆有情也。楚林说:“这些植物都是五谷之外的庄稼。只要有土地就会生生不息。每每念着这些植物的名字,就像在呼唤着我家乡的兄弟姐妹们。”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情感,《遇见最美的本草》里的文字都有情义,都有温度,可以摸到脉络,能够听到心跳。一味味本草,鲜活而有生命,既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她承载并传递着一份份、一段段真情感。
《枸杞》里大伯、大妈和小妈因战乱而分居,海峡两岸是枸杞这种有色彩、带情意的果子,把他们的心联结起来,相互牵挂,相互温暖;《肉桂》里那几个到南方闯天下的小女子,如果不是有桂树、桂花和桂果的陪伴,她们也许很难度过一个个艰辛的日子;《苍耳》里的四哥,也许因鼻子中滴的苍耳油太多,遂有了苍耳的秉性,他想与苍耳一样,做一个浪迹天涯的浪子;更有意思的是,《木瓜》里女儿学校的老师和校长,总是在木瓜树下数木瓜,这一数,居然能预测到学校能出几个北大清华的学生。
像这样鲜活且有诗意的描写,在《遇见最美的本草》中还有很多。读了这些,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在走入如诗如画般美妙意境的同时,还会收获中医的常识和知识;会打开您尘封的记忆,去回味快乐的童年和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