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2018-12-10 22:14:20浏览:41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记者 阎 红   强强就要参加高考了,可是最近他的状态非常令人担心。强强学习非常好,按照他平时的成绩考个重点大学本来
本报记者  阎  红 
 
  强强就要参加高考了,可是最近他的状态非常令人担心。强强学习非常好,按照他平时的成绩考个重点大学本来没有问题。但是今年春节过后,父母发现他的情绪非常不好,有时还感到心慌、气短,且双手震颤。强强也知道自己可能有点紧张,力图控制,可是越控制症状越重。

  模拟考试的时候,从发下卷子他就开始冒汗,拿笔的手也不大听使唤了。就这样他结束了模拟考试,成绩下来,比平时少考了近60分。 他当时觉得没有什么,认为是自己考试失常造成的,只要努力下次考试会好的。但遗憾的是在接下来的学习时间里,他经常心慌,越觉得时间不够用,心慌越严重。看着孩子这样,强强父母心急如焚,带他到大医院做了各种检查,都没有问题。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刘长辉诊断后认为,强强患了考试焦虑症。

  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焦虑转移给孩子

  考试焦虑症就是指面对考试,当事人无原因地出现紧张、忐忑不安的现象,同时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气短、手脚发冷、多汗、尿频、尿急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个别人还出现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失眠的症状。

  研究证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它属于焦虑反应,是正常现象。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也就是说,在考试及其准备过程中,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必要的。

  但是,考试表现为高度焦虑和紧张时,就会引起学习效率降低。那么,如何面对考试焦虑呢?

  刘长辉介绍,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焦虑转移给孩子。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非易事。首先,学生本人要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记住,在高考前的这段时间里,你要将考试当成做作业一样放松,将做作业当成考试一样认真。

  对于学生的考试压力,教师和家长是负有责任的。家长不要一看到子女出现焦虑症状,自己就坐不住了。你要告诉子女不必着急,考什么样算什么样,家长自己首先要放松,不要将自己的焦虑转移给孩子。孩子的焦虑可能首先就来自你的焦虑。

  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要超过45分钟

  大多数考试焦虑患者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且生活安排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即使在娱乐时也想着学习,使自己的大脑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通过文体活动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紊乱。

  常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保持时间也就是30~45分钟,时间一长,自然会有溜号、开小差现象。一些同学要求自己能持续2个小时不劳累,那就是不尊重客观规律。而不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往往都要付出代价。对考生来说,代价就是学习效率不升反降。因此,学习45分钟后要稍事休息,你会有事半功倍的感觉。

  家长指导考生合理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

  放松训练不能简单参照科普读物

  考试焦虑患者缺乏在特定情景下控制自己的能力,因而有必要帮助他们进行这方面的行为再造。使他们在紧张时能够运用意念控制、调整呼吸等多种方法松弛躯体,转移注意力,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以达到调整心理状态的目的。

  不过,只有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放松训练才更为有效。因为有些人按照一些科普读物来进行放松时,会发现不但不能放松,反倒更紧张。原因很简单,放松的过程也是个学习的过程,既然学习要老师指导才能出好成绩,那放松也需要有专业人士来指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你仅仅是轻度或中度焦虑,其实接纳紧张,与紧张和平相处,才是放松的最佳方案。

  大多数考试焦虑患者通过上述措施是能够好转的,少数严重者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或配合药物治疗,有的要进行长期训练。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和正确的应试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莫做“杰米扬的汤”

上一篇:

临考紧张易患肠易激综合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