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暴力戒网瘾,是拯救还是伤害

2018-12-10 22:21:59浏览:61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新动力阳光家园 王 斌   暑假期间,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社会上的机构里去戒网瘾。可是,来自媒体的一篇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新动力阳光家园  王  斌 
 
  暑假期间,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社会上的机构里去戒网瘾。可是,来自媒体的一篇篇负面报道让大家不寒而栗。

  广西南宁警方8月18日晚上通报了网瘾少年邓森山死亡原因。法医鉴定结论为:邓森山系由于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致创伤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根据尸检结果,警方已确认邓某系被殴打致死。

  “原本是送孩子去接受魔鬼训练,没想到真正遇到魔鬼了……”当看到阔别17天的儿子遍体鳞伤时,军燕哭了。14岁的小勇(化名)身上多处伤口,特别是右脚,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致残。看着儿子躺在病床上痛苦的表情,军燕后悔将儿子送到四川某学校去接受训练。对此校方表示,他们将承担全部责任,因为老师在体罚孩子时没掌握好分寸。

  深圳宝安的杨先生报料,称自己的孩子曾在广州励志青少年成长辅导中心开办的起航拯救训练营中训练,并遭到虐待。

  “我也有在起航拯救训练营挨打被体罚的经历,直到现在我的手脚上还有教官殴打留下的疤痕。”两名曾经被送去戒除网瘾的少年分别向媒体投诉,反映他们当时也曾遭遇暴力。

  在今年4月我们组织的戒网瘾技能公益培训会上,我认识了几个机构的老师。在沟通中得知,大多数戒网瘾机构仅仅是租个场地,聘几个教官,把孩子抓过来一关就是半年,想出去是不可能的。网站和媒体中的宣传都是广告行为,说得好听,做起来不是那么回事。这次的“南宁事件”虽属偶然,但绝非特例,全国其他戒网瘾机构中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这些不负责任的机构的做法是“暴力戒网瘾”,他们做的并不是真正的军训。

  暴利催生了暴力

  为什么大多数机构都选择了用暴力的方法戒网瘾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3点:

  1.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的网瘾虽然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失家庭关爱导致的,但父母眼里的网瘾孩子都是“六亲不认”的。带着“让孩子吃吃苦”的想法,家长便默认了协议书中“必要时使用惩戒方法”的条款。在教官素质无法保证的情况下,这便成了“南宁事件”的重要诱因。

  2.做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人都清楚,感化和朋友式的教导效果远远优于其他方式。但这样的工作方式,时间和精力成本异常高昂,对咨询师的专业水平要求也极高。以我们的经验,要想实行人性化管理而不出乱子,师生比例不能低于13。即使实行军事化管理,专职的心理学力量也不能低于13,否则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孩子们的问题。心理学咨询师的工作属于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每天连续咨询超过3小时便属于超负荷运转了。但是如今青少年心理健康导师稀缺,要想把这么多“个性孩子”放在一起,强制关押是最节约成本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3.从经济效益来讲,不管什么样的孩子,强制关押可以做到来一个留一个,留一个就是上万元的收入。当经营者意识到只要抓住家长的心,即使做出了上门捆绑的行为,也不会被法律制裁时,违背基本法律常识的各种疯狂行为便层出不穷。

  安全岛里不安全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无可救药了,如果在训练营里打几顿能够起作用也值得,以暴制暴是不得已。让我们来看看这样做究竟给孩子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

  社会心理学大量的实验证明,孩子对大人的行为有很强的模仿性,尤其是大人在孩子面前出现攻击行为后,孩子模仿类似的攻击行为的几率相当高。很多家长喜欢用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往往是因为自己小时候经常挨打。当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便想起了小时候挨打的经历。试想,一个本来遵纪守法的孩子突然被一群陌生人捆绑带走,并进行长达数个月的监禁打骂时,他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要有权的人愿意,他可以采用一切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心理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建立关系-鼓励并引导求助者暴露问题-鼓励并引导求助者面对自己的问题-协助求助者动用自己的能量解决自己的问题-巩固求助者内心的成长,以便解决今后遇到的各种问题。青少年上网成瘾是因为自己的某种心理需求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继而通过虚拟的网络去寻求满足。很多有人际关系障碍的青少年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这个“安全屏障”来满足交往的需求。既然是心理需求,就应该使用心理学方法。用强制和暴力手段戒网瘾,直接导致了仇视和对立。再使用压制的方法不允许暴露问题,如何能知道当事人为什么依赖网络?他的人际交往模式存在哪些缺陷?在这样的机构里,更多的青少年只学到一条:好汉不吃眼前亏。事后,他们的内心一如既往地空虚。

  “不在沉默中暴发,便在沉默中死亡”这句话很经典地描述了人在暴力镇压下的状态。心理学将人的生命分为生理生命和心理生命。自杀的人均是因为心理生命已经死亡(俗称深度绝望),便自行解决了生理生命。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很多严重依赖网络的青少年其实是在自己构建的安全岛中进行自我治疗,只不过他采用的是不被家长认可的方式。因此,我们对网瘾者的帮助要根据他当时的心理状态来分类进行。对于心理状态相对健康的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当机立断。但对心理状态非常糟糕的网瘾者,要采取相对温和的方式循序渐进,时间较长是家长必须接受的。如果此时采用粗暴的方式去干涉的话,将会造成更深的伤害。

  人性化戒网瘾路在何方

  暴力戒网瘾在孩子身体受伤的同时也会对他造成心理创伤。这个创伤可能存在很久,甚至被压抑到人的潜意识中去。如果这段经历没有经过心理辅导去疏通,在5年后、10年后、结婚后暴发时,不但会对他的小家庭造成伤害,而且他已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那样的状态了。

  据报道,中国目前有数百家大大小小的戒网瘾机构,绝大多数是军事化管理。几年下来,保守估计有10万以上青少年接受过这样或那样的“戒网瘾军训”,但实际效果却缺乏统一的后期评估。那些没有将军训当做积极锻炼去看待,之后又没有得到心理援助的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是令人担忧的。

  近日,美国也开设了第一家戒网瘾机构,与国内戒网瘾机构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自愿原则和贴近实际生活的人性化管理。在暴利催生了暴力之后,中国的人性化戒网瘾路在何方?也许有同行与我一样一直在坚持人性化戒网瘾的理念,但是高昂的成本和对专业水平的极高要求让我们举步维艰。但我相信,当心理学知识逐渐普及,网络和网瘾不再让人们谈虎色变后,我们终究会为青少年寻找到一片属于他们的蓝天。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宝宝混合喂养最常见的10问题

上一篇:

在生活中传递重复定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