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药家鑫“出事”是迟早的事

2018-12-10 22:39:29浏览:12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6月7日,曾一度在网络上引发口水战的药家鑫案终于以药家鑫被判死刑画上句号。而药家鑫的悲剧所折射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仍是
6月7日,曾一度在网络上引发口水战的药家鑫案终于以药家鑫被判死刑画上句号。而药家鑫的悲剧所折射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仍是一个待解难题。这位貌似温和的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在开车发生车祸后,居然用他那弹钢琴的手对受害者连捅8刀致死。透过药家鑫案,审视其恶行背后的心理诱因,反思我们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或许更具现实意义。——本版编辑

 

  人格障碍导致悲剧发生

  药家鑫案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严重的社会心理卫生问题——我国部分青少年存在人格障碍。所谓人格障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定义为:“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表现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但这种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有少数病人在成年后有所改善。

  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往往由不良的成长环境所导致,其因素包括不良的家庭人际关系、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不良的伙伴群体等。

  回头审视药家鑫的人生,令我们感到难过的是,他之所以会以自我为中心,且有偏执、敏感等不良人格特点,与他的成长环境关系很大。药家鑫从小就是生长在带有暴力倾向的家庭,“为了练琴,妈妈都会打我,或者拿皮带抽我”,“有一段时间,爸爸看我的成绩不好,没有努力学,把我关在地下室里面,除了吃饭能上楼以外,其他时间都在地下室里待着。”这样的家庭环境给幼年的药家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他“觉得看不到希望,天天压力特别大,我经常想自杀”。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他整天只关注自己的东西,很少接触外界,长此以往,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性格。同时,母亲太过严厉的教育和体罚,形成了他偏执、敏感的性格,使他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性格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感觉到受压制、被迫害。因此当车祸发生(发生了挫折),受伤者记他的车牌时(觉得对方的行为是敌意行为),药家鑫害怕受害人以后无休止地来找自己和父母的麻烦,同时也害怕父母找自己的麻烦,于是对受害人连捅8刀,然后驾车逃跑。

  药家鑫几乎没有朋友,平时较少与同学交往,导致他可能具有将自己所遭遇的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的非现实性的观念,因此与人打交道时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在他温和、平静的外表下,在学业的光环下,掩藏着的是一颗扭曲、变态的心,连药家鑫自己也已意识到自己的心理不正常。存在人格障碍,并伴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可以说,药家鑫“出事”是迟早的事。

  教养出现偏差易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多是因为父母的教养出现偏差所致。父母对待孩子,过分溺爱或过分严厉,都会使之形成不良性格,甚至造成人格障碍。

  有关这方面的案例,笔者在近10年的心理咨询门诊中比以往明显增加。其中,有一个大学生的案例令笔者印象深刻。

  张某是大学二年级学生,讨厌自己所在的大学,看不起周围同学,认为同学之间的交往都是有所图的,厌恶那些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在校期间,他习惯独来独往,人称“独行侠”。他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可往往是没说几句就与父母激烈争吵,甚至怪父母为什么生下自己,扬言回家要把父母杀了。

  张某的这种性格其实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作为家里的“独苗”,他从小被家人溺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爷爷、奶奶更是对他宠爱有加。上幼儿园时,经常不愿去。父母渐渐发现孩子行为不好,想通过教育加以改变,但祖辈们仍惯着他,说“等长大了就会好的”。此后张某越来越不合群,高中三年只在重大考试时才去学校,还经常与母亲发生激烈冲突,动不动砸家里的东西,有时母亲下班都不敢回家。

  如今儿子的情况十分糟糕,父母伤心欲绝,只能后悔当初。

  心理健康教育需“从娃娃抓起”

  因家庭教养方式不良导致的人格障碍或心理障碍,一旦形成之后,心理干预纠正的效果很难能令人满意,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关注下一代的心理健康需要“从娃娃抓起”。

  笔者建议,做好家庭教育有必要遵守下列原则:

  孩子尽力由父母自己抚养,避免隔代抚养。一般而言,隔代抚养,大人之间存在着更大的教育理念上的差别,这会导致孩子行为容易出问题。

  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应该一致,不一致时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达。一些父母常常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如果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当着孩子的面不断争吵,甚至大动干戈,这种一家两制的环境必将导致家庭教育失败。

  不能溺爱孩子,要坚持以身作则原则。如果过度溺爱孩子,越俎代庖,容易造就孩子任性、懒惰、自我中心的性格,也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家长的影响对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所以家长要在孩子面前约束自己,做到“谨于言而慎于行”,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好。

  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期望,教育应以表扬为主。作为父母,不妨明确告诉孩子,你对他有什么期望,并保持一致性,让孩子有“法”可依,这样孩子就会更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做。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应以表扬为主。在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或事情时,要抓住时机表扬。赞扬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自己的决定和成功是受到重视的。    

  (本报记者宋黎胜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孩子呼气有哨鸣声,或是哮喘症状

上一篇:

孩子抱着睡弊大于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