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综合征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病,我国大约每20分钟就有一位唐氏儿出生。唐氏儿由于智力严重低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并且携带多系统并发症,终身无法治愈,因此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定期到医院做产前检查的准妈妈,医生都会建议做唐氏筛查,以筛查腹中宝宝是否有先天愚型。但是这项检查出具的结果仅是风险预测,没有确定结果,其概率的“不确定性”,令准妈妈们纠结万分。
唐氏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随机性,随着环境污染加剧、工作生活压力加大,孕期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的机会增加,都可能对胚胎发育有潜在的不良影响,唐氏综合征筛查可查出60%~70%的唐氏儿,因而产前筛查仍十分必要。一些孕妇表示,既然唐氏综合征筛查的结果是高风险的不一定会患病,低风险的也不是绝对无风险,这个灵活的结果几乎等同于没结果,那还查这个干什么呢?
其实,产前筛查并不是确诊,只是一种风险预测。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表示孕妇生患儿的可能性较高,但没必要过分恐慌,做个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检查就可得到确诊;结果为低风险的,表示生唐氏儿的可能性较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可能性,因此低风险的孕妇也要定期产检,通过彩超等手段尽可能发现胎儿出生缺陷。
目前,国内部分医院推出的唐氏综合征基因筛查法,将极大改变这种状况,让准妈妈们不再纠结。鉴于医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个体差异等原因,目前唐氏综合征的常规检出率为60%~70%,高风险的要做羊水穿刺进一步诊断,一般做70个羊水穿刺会确诊一个唐氏儿。但羊水检查毕竟是有创伤性的检查,或多或少有一些风险存在,对家庭和孕妇都有一些压力。而基因筛查新技术将极大改变这一状况,高达99%的检出率,一旦检查为高风险,绝大多数是真正的唐氏儿。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基因筛查仅仅针对21三体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基因筛查适合以下产妇:常规“唐筛”高危、高龄孕妇,不愿意接受羊膜腔穿刺的孕妇;珍贵胎儿(如试管婴儿、反复流产保胎),担心穿刺风险的孕妇;常规“唐筛”高危、高龄孕妇,出现其他情况(如乙肝大三阳、前置胎盘伴出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持续升高)或其他不适合进行羊膜腔穿刺的孕妇;早孕彩超NT增厚(≥2.5mm),不愿等到中孕期行羊膜腔穿刺的孕妇;常规“唐筛”风险介于1/300~1/1000,不属于羊膜腔穿刺适应证,但又担心风险的孕妇;错过常规“唐筛”时间,想要进行“唐筛”的孕妇;超声发现与“21三体”相关超声异常指标;其他要求进行基因筛查的孕妇。(孔晓明 程守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