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吃饭吧,咱们这号得排到下午了。”前两天记者去医院看望朋友,路过眼科诊区时,碰巧听到一句这样的话。要说寒假里医院最忙的科室,眼科算是其中之一。
一项全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近视的发生率已达到25%,也就是说4个小学生中,就有1个学生是近视眼。而学龄前儿童近视的也不少。
提起青少年近视,很多家长都很苦恼。孩子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近视了呢?得了近视,能不能治好?针对广大家长关心的问题,本报记者走访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马景学。
●警惕近视低龄化 备张儿童视力表
马景学介绍,21世纪近视的发生率较上世纪90年代、80年代均有增长,且出现低龄化趋势。但目前有关近视发生率的数据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统计的,目前还没有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率的相关数据。
学龄前儿童是否近视,家长很难及时发现。一般都是孩子上了小学才发现,等发现时已经一两百度、两三百度了。
马景学分析,除规律查体未全面普及外,还有两个原因客观存在:一是学龄前儿童学习主要以听故事、玩游戏为主,几乎没有看远的机会;二是学龄前儿童的比较机制还未建立。
"看不清是比较出来的,自我比较,如同样坐在第五排,去年能看清黑板上的字,今年看不清了。再者是跟别人比较,同样坐第五排,他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我看不清。"马景学说。
马景学告诉记者,目前主动带孩子检查视力的家长有,但很少。"以目前的状况,提倡家长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视力也不现实。眼病严重的人,早上7:00挂号,中午12:00也不一定能轮到。没几个家长能做到去医院挂号,排半天甚至一天队给孩子查视力。家长可以去书店买张儿童视力表,定期在家给孩子测测视力,发现问题及早就医。"
●近视是生活方式病 追求治愈不现实
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家长首先会想到孩子是不是近视了,有的家长还会带孩子去眼镜店配个眼镜给他戴上。家长要注意了,视力差就是近视、想啥法都得把近视治好、不散瞳验光就给孩子戴近视镜都是误区。
误区1 视力差就是近视
专家纠正:视力差不一定是近视。当孩子出现视力下降时,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眼科进行检查,明确视力下降的原因,筛查有无其他视力下降因素,如远视、散光、弱视等。早期的远视、散光、弱视是可控的,及早发现并采取恰当的措施,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
误区2 近视了得赶紧治
专家纠正: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近视后,总想把孩子的近视治好。这本身就是个误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近视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是人类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进化的结局。以往我们一般只在读书写字时近距离用眼,那个时代用眼是有间歇的,眼睛有休息的时间。而现在,电视、电脑、手机的出现和普及,不仅将用眼距离一再拉近(看电视时眼睛距电视3米左右,用电脑时眼睛距屏幕则为30厘米,用手机时眼睛距屏幕则为20厘米或者更近),用眼时间也一再增加。工作时用电脑,下班后打开电视机,用手机收发短信、上网、看电子书,除睡觉外,眼睛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只影响着成年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城市的小学生中没有手机的很少,都有玩电脑的习惯。很多家长,也习惯于将玩电脑作为奖励孩子的一种手段。白天在学校读书写字,晚上看会电视、玩会电脑,孩子眼睛的休息时间也所剩无几。
可以说,近视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改变不了生活方式,就改变不了近视。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治疗近视眼的方法。在未来的50年到100年,也不会有。对于儿童青少年,我们能做的,是早发现,控制或延缓近视的进展,而不是追求彻底治愈。对于18岁以上成年人,可以通过激光近视眼矫治手术,消除近视或近视散光度数,可以摘除眼镜。
误区3 散瞳验光没必要
专家纠正:近视有真性近视、假性近视的说法。其实假性近视有点像眼睛的亚健康状态,是近视眼的早期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视力下降是可逆的。而真性近视则是不可逆的。我们要求12岁特别是10岁以下的近视儿童必须散瞳验光(散瞳验光就是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麻痹,在失去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进行验光)。一是为了区分真性近视、假性近视,是否有必要配戴近视镜;二是通过散瞳验光把假性近视的度数去掉,按真性近视的度数配眼镜。如果不把假性近视的度数去掉,就会把那部分假性近视变成真性近视,加速近视的进展。■文/本报记者孙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