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呱呱坠地,都伴随着父母的期盼。孩子会聪明吗?能长多高?补充哪些营养才能健康发育?雅培国际营养品部近日与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教授俞惠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教授盛晓阳、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教授金星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教授罗小平及北京和睦家医院教授崔玉涛探讨了婴儿营养方面的话题。
科学发现一:
早期营养影响大脑发育
1岁宝宝的大脑重量是出生时的3倍,视网膜也在此时发育成熟。“营养规划之父”英国伦敦儿童营养研究中心主任卢卡斯教授提出,发育关键期或敏感期的营养状况将对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乃至健康状况产生终生影响。这个关键时期或敏感期一般被认为是婴儿期(1岁以内),尤其是出生后3个月内最重要。
金星明教授说,早期营养不仅对近期的体格发育有影响,还会影响远期的健康。与早期营养充足的儿童比较,营养不足儿童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能力差、攻击性较强等情况。
科学发现二:
科学循证寻找最优化婴儿营养
研究发现,叶黄素具有视网膜保护作用。今年7月,研究者首次公布在婴儿大脑中发现了叶黄素,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与认知和记忆相关的4个区域。叶黄素是上述区域内最主要的类胡萝卜素,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帮助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免受氧化威胁,促进大脑认知功能建立与发育。
怎样合理添加叶黄素?雅培公司在研究中坚持认为,添加营养素不能仅仅模拟母乳的成分,还要评估喂养后的效果。应把喂养儿的血清叶黄素浓度与母乳喂养儿的进行对比,从而找到与母乳喂养儿表现最相似的叶黄素添加量。
科学发现三:
营养补充因人而异
早产儿在出生时生长发育尚未成熟,面临诸多喂养困难,出院后是营养支持新的开始。临床工作者及家长应选择针对早产儿营养需求配方的奶粉,有助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在第一年实现“追赶性生长”。
足月儿由于缺乏部分消化酶,易对配方奶粉的某些成分不耐受而引起一些症状,如腹泻、便秘、呕吐、频繁溢奶、排气频繁、肠绞痛等。医务工作者及家长应熟悉宝宝喂养不耐受的信号,调整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分子大小、碳水化合物种类以及脂类结构,是解决喂养不耐受的主要策略。针对喂养不耐受的配方奶粉可最大程度降低宝宝出现以上症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