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临终关怀”别吓着老人

2018-12-05 22:31:32浏览:39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广东黄每裕□   最近,广州市老人院新建了一座“临终关怀”大楼,专门为那些患了绝症而康复无望的老人提供“善终”服务,让
□广 东 黄每裕□ 
 
  最近,广州市老人院新建了一座“临终关怀”大楼,专门为那些患了绝症而康复无望的老人提供“善终”服务,让他们安度最后时光。 据悉,这座大楼环境幽雅,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设有双人房、单间和套间,还有厨房,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按理说,这样的条件定能吸引很多病人,然而情况恰恰相反,开张之后问津者寥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多数病人和家属对“临终关怀”这个词产生了恐惧心理,认为一旦到了这里,就与“死”划了等号, 因而敬而远之。该大楼开业半个月来,仅有10多位神志不清的垂危老人入住,而其他本可以入住的老人都坚决拒绝。不仅老人如此,连医护人员也有想法,一听说要调到“临终区”工作 ,大都不太情愿。

  有关部门诚心实意办好事,为何人们却不领情呢?从群众反映来看,症结首先在于“名不正”。诚然,“临终关怀”是标准的科学术语,也是一句大实话,但用于特殊人群似乎不太适宜。须知,人都是怕死的,特别是那些真正临终的老人,更不想听到这些不吉利的字眼。至于医护人员,由于看多了生离死别的人间悲剧,面对临终两字,心情也不免郁闷。由此看来,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用“临终关怀”这个词本身就显得不够“关怀”。正是因为这一点,据说广州老人院已有意把大楼的名字改为“宁养关怀”。

  举一反三,在医疗卫生界恐怕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名字门”, 如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股骨头坏死专科、癌症专科等。类似这些令人产生心理恐惧或心情不悦的名称,是否也应酌情改一改,代之以温馨的“雅名”,以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当然,就“临终关怀”而论,在特定情况下避而不谈乃属权宜之计,其实它的宗旨和工作性质并没有改变。正如广州老人院的领导所说,“临终关怀”是个新生事物,目前很多人对它还缺乏认识。该院除了提供优质的服务外,还要逐步推广“死亡教育”等相应的工作, 以便让老人们能够坦然面对,并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以平静、有尊严地度过最后时光。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抗抑郁药使用说明书修改

上一篇:

桶装水成“祸水”谁之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