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专家提醒:留意宝宝听力下降的“信号”

2018-12-10 22:52:33浏览:29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12月4日,首届学龄前、低学龄儿童听力评估及听障治疗康复国际研讨会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召开,来自美国、丹麦和国内听力学领
12月4日,首届学龄前、低学龄儿童听力评估及听障治疗康复国际研讨会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召开,来自美国、丹麦和国内听力学领域的听力学、耳科学及免疫学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与会专家呼吁应尽快建立学龄前、低学龄儿童听力筛查机制。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耳科专家张官萍教授介绍,我国目前有新生儿听力筛查,但学龄前和低学龄儿童听力筛查方面还是空白。据了解,除先天遗传和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等因素外,儿童出生后的听力损失病例在门诊中也占相当的比例,其中的成因很多,比如短暂的、反复发生的中耳感染;再比如脑膜炎,病毒或细菌会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还有长期暴露于过量的噪音中等等。

  如何

  尽早发现孩子听力受损?

  阿芳3岁的女儿丁丁突然高烧,经诊断是化脓性脑膜炎,经过治疗出院后,阿芳就发现女儿有些不对劲,别人叫她经常不理,以前叽叽喳喳,现在说话越来越少,常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放很大声音。阿芳一度怀疑女儿“烧坏了脑子”,兜兜转转检查下来,才知道女儿是因脑膜炎损伤了听力。

  中国每年新增2.3万听力残疾患儿,在0~6岁听力残疾人中,70%以上并有言语残疾。专家呼吁学龄前、低学龄儿童尽快纳入听力普查范畴,家长也应留意宝宝听力下降“信号”,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如何能尽早发现孩子听力受损?除了带宝宝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或大型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听力检查外,家长也承担着极重要的责任,因为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也应该最早发现孩子有听力损害的信号。

  妈妈可以注意一下,如果3个月以下的孩子对于突然发生的巨响毫无反应;或者到了半岁以后孩子还不会寻找声音来源;又或者过了1岁孩子对于爸爸妈妈讲的话无法理解、叫不出“爸爸、妈妈”;甚至宝宝两岁了,还不能说两个字以上的短句。这时,就要带孩子去就医。

  对于更大些的孩子,家长应更容易发现其听力下降的蛛丝马迹。比如孩子表现出的语言障碍及反应迟钝就比较明显了,如:经常要求别人重复讲话;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得很高;对电话铃声、门铃声无反应等。

  听力

  受损影响孩子性格

  张官萍教授介绍,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所患的病本身,而忽略了这些病可能带给孩子听力的损伤,等到家长发觉了,带孩子去看病,可能却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和成人不同,儿童正处于语言学习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听力损伤不能及时纠正,会影响孩子语言学习,由聋变哑,不能很好地听和说,孩子就会表现得反应迟缓,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变得内向、甚至自卑。(陈辉、简文杨)

  更多减肥资讯请体验>>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清晰准确描述病情 5个窍门搞定宝宝看病难题

上一篇:

孕妈常吃红枣有哪些好处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