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考砸”了如何避免陷入心理危机

2018-12-10 22:55:15浏览:43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高考后焦虑困扰众多考生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医院心理科诊室内,18岁的小张双手不停地抓着头发,在不大的空间里,

  高考后焦虑困扰众多考生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医院心理科诊室内,18岁的小张双手不停地抓着头发,在不大的空间里,来回踱步……一旁,他的母亲看在眼里,对心理专家李素水主任连连叹气:“我儿子参加完高考,这几天他说要发疯了,您看看他到底是怎么了?”      

  “孩子你过来,有什么事跟我说说,伯伯有能力帮助你!”李素水亲切地招呼小张,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待小张坐定后,李素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边示范一边说:“来,像我这样,做几下深呼吸。”过后,小张呼吸急促的情况稍有缓解,但从神情观察,他依然没有摆脱严重的焦虑和紧张。“放松一下,跟伯伯说说怎么回事。”和蔼可亲的对话让小张慢慢控制住情绪,缓缓开了口。

  原来,就读于市重点中学的小张在高考结束后,自我感觉很不理想。“完了,考砸了,某某大学一定没戏了……”奋斗多年的目标一瞬间破灭,小张变得焦躁不安,到了晚上总是胡思乱想,整宿都睡不着,“我已经控制不了自己了,就快疯了!”

  “这是一个高考后出现焦虑症状的典型病例。”李素水告诉记者,高考后,很多考生都会感到紧张焦躁,尤其是平时成绩好、懂事、自尊心强的孩子,如果没有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表现为懊悔自责、脾气“易激惹”、坐立不安、失眠心慌、呼吸困难等常见焦虑反应。

  考后家长应适当关心和帮助孩子

  面对高考大事,考生家长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不能将这种压力传递给孩子,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李素水强调,家长应首先判断孩子的性格类型,如果孩子平时争强好胜又怕输,特别爱面子,还爱钻牛角尖,就要特别留意孩子考后的心理和情绪变化,正确理解孩子目前面临的困难,给他们适当的关心帮助。

  李素水特别指出,指责虽能让家长一时痛快,却等于给孩子火上浇油,起激化心理反应的作用。如“这么简单的题都答错了,你怎么搞的?”、“考这么点分,今后也就这样了!”这些话语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是非常不明智的,家长一定不要说出口。

  相反,家长应首先了解孩子的需要,在这段特殊时期尽量多地陪在他们身边。如果孩子不愿家长陪伴,也要让孩子知道亲人在默默关心他。如果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应掌握技巧,适度忍让,不能跟他们一块急,但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

  警惕考生因“考砸”抑郁自杀

  在李素水的诊室,记者还见到了这样一位考生。“我是一名复读生,第一次考砸了,复读期间我更加刻苦,可这一次又发挥失常,只能上三本学校。从知道成绩的那刻起,一切仿佛都变了。爸妈因为三本校学费贵的事经常吵架,妈妈还说因为没脸见邻居而不愿出门。我感觉周围所有的人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连同学都不想见了,就怕听说谁考上了哪所好大学。现在,我天天躲在自己屋里偷偷哭。有时候想,我的人生没了希望,这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

  李素水说,高考结束了,一些考试失利的考生一边陷于懊悔自责中,一边忍受着父母的抱怨、责骂,还有旁人的冷眼、指指点点,心理失去平衡而更加放大这些负面情绪,因此感到迷茫甚至绝望。

  近些年,因高考发生的自杀事件不绝于耳。李素水分析,此类悲剧的发生与考生患上严重抑郁却未得到心理危机干预有很大关系。

  “无论焦虑还是抑郁反应,若持续半个月以上,都应该去看专业医生。”李素水说。面对某个刺激,每个人都会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在半个月时间里,考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等社会知识系统的调节,加上亲朋好友的关心与帮助,一般情况下就会缓解症状,能够面对高考失利的现实。如果半个月后考生还存在明显的烦躁、焦虑、紧张、害怕等情绪,甚至出现入睡困难、失眠等问题,应尽快到专业医院请精神心理科医生诊治,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为吸奶后宝宝“刷牙”

上一篇:

不同种类产后伤口的正确护理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