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有心事向机器人诉说

2018-12-05 22:36:07浏览:29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在现实生活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大多不愿去看心理医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个人隐私得不到保障。随着世界上首个在线咨询机

  在现实生活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大多不愿去看心理医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个人隐私得不到保障。随着世界上首个在线咨询机器人心理学家——“精神导师”的问世,已有1600多位病人尝试了这项服务,其中47%的人表示对首次咨询结果感到满意。

  新兴的心理学说

  所谓精神导师,是荷兰两位精通神经语言程序学的心理学家亚普·霍兰德和杰弗里·韦恩贝赫研发的。

  神经语言程序学是一门新兴的心理学说,它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是从一个已知的思维模式上发展而来的。当这个模式有益于他人时,可以被复制;而当它限制了某人的生活质量时,则可以改变和重新设计。这个学说正是精神导师设计所依据的心理学基础。

  精神导师的工作程序

  精神导师工作时,会首先进入一个名为Chatterbots的聊天程序。这个程序是为与人进行图文或声音对话而特别设计的。同时这个程序还引进了其他心理疗法和电子手段,以便机器人能够获知病人的信息,并将答案付诸图像。正是因为使用了这些知识和手段,精神导师对于每位病人提出的每个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去搜索数据库,而是力求通过特别的心理步骤,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它甚至能够向病人提出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复杂问题,分析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例如向病人出示一些图像,帮助他们寻找自身问题的深层原因,为他们指明正确的方向。这些工作通常能在一小时内完成。

  机器人真能解决心理问题吗

  设计者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仅仅通过一次对话就产生47%的满意率,这是任何一个心理学家无法达到的。满意率之所以这样高,是因为精神导师并不是通过搜寻答案列表来回答问题,而是逐渐引导病人自己寻找答案。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自己找到的解决方法会比他人提出的建议更有效。因此帮助病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治疗心理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据介绍,精神导师目前能够解决的心理问题包括情绪紧张、家庭矛盾、丧失动力、怀疑人生、失眠、社交障碍等。但它对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和吸毒等严重的精神疾患尚无能为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感冒老犯 换把牙刷

上一篇:

谨防疾病乘夜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