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潇雨)8月10日,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华医学会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罗小平介绍,目前社会对生长发育迟缓的认知明显不足,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及规范化治疗缺乏必要了解。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的统计,我国儿童矮小病发病率约为3%,全国4岁~5岁可治疗的矮小患儿总数约为700万人,但我国每年因矮小就诊的患者不到30万名,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名,治疗率不足1%。
调查显示,97%的家长不知道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65%的家长在孩子身高偏低时,会考虑使用增高保健品;30%的家长在孩子生长发育迟缓时盲目乐观,固守“晚长”的观念。罗小平建议,家长要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生长曲线,发现偏离及时去正规专科医疗机构就诊。治疗需在骨骺闭合前进行,即女孩骨龄不超过15岁,男孩骨龄不超过17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金曦介绍,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于儿童和母亲营养状况的进展跟踪报告》显示,目前我国5岁以下生长发育迟缓儿童有1270万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为9.9%,总数居全球第二。近几年,我国开展了一些儿童生长发育促进项目,如西部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城市儿童身高促进项目、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等,但部分基层医护人员对生长发育迟缓尚未做到有效的确诊、转诊,知识技能需要提高,同时儿童生长发育的专业科室和医生数量不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医疗保险室副主任董朝晖认为,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治疗成本社会可以承担。近些年,部分地区已将儿童生长素缺乏症纳入门诊大病。
此次会议由《健康时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