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天然气管道施工,原本平整的通道仅留了一个一米多的豁口,容自行车和行人过往。临近黄昏,小区里带孩子玩耍的妈妈陆续经过这个豁口回家。
一位年轻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载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回来了。为了不让孩子颠簸,她把男孩从车座上抱下来,放到路面平整处,嘱咐道:“乖,你站在那里别动,我把车子推过去就来抱你。”男孩嘴里边 “嗯嗯”的答应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却早已被这些从未见过的高高沙土堆吸引。妈妈刚转身推自行车向前走,他就挥舞起小手,步履趔趄着向这个新奇世界跑去。妈妈放好车子时,儿子已快到豁口处,她急得大喊,“不是让你站那儿别动吗,你怎么不听话呢?”说着快步跨到男孩面前,抱起他稳稳妥妥往前走,那条“沟壑”很快被甩在了这对母子的身后。小男孩的眼睛却始终未离开豁口处,扭着身子,扑腾着小脚,想从妈妈怀里挣脱开,却被妈妈牢牢抱住。
十几分钟后,又一位妈妈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走来。女孩看到豁口两侧的沙土,眼前一亮,挣脱开妈妈的手向沙堆跑去。妈妈追在后边忙喊:“别摸,别摸!有细菌,脏脏”。小女孩听妈妈这么一说,兴奋的表情立即凝固在脸上。妈妈追上来重又牵住女孩的手,俯身说:“外边的东西不能乱摸,细菌会得病,要打针的。”女孩似乎极不情愿放弃沙土堆,但又慑于“打针”这个字眼的恐吓,只好乖乖被妈妈抱起,安全的跨过了“沟壑”。
眼前这个“沟壑”,其实还算平坦。两侧的土堆,并非“妈妈”口中说得那么脏,都是从两三米深的路面下挖出黄色沙土,很细,很绵,和我们小时候在村子里玩的那种沙土一样。但在妈妈眼中,这个豁口却潜藏着很多危险,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是不可能,也决不能独自去跨越的。所以两位妈妈采取了同样的方法——抱起孩子,远离危险。然而在抱起他们那一刻,孩子的探索的天性和求知的欲望也被悄然抹杀。
为父母者,因为担心孩子会遇到挫折,受到伤害,所以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编织起一层又一层,自认为坚不可摧的保护网,防患于未然。殊不知,没有亲身体验怎会有感受,不经历风雨怎见得彩虹?于他们而言,任何一种经历,都是一种积累,都是一笔宝贵财富。父母对子女,保护是爱,放手也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