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孩太难管了,打不得,骂不得,不打不骂又不解气,唉!”已为人父母的“70后”、“80后”们常常为这个问题头大。
想当年,我们小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信奉着“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的教义。可是现在呢?“你得让他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年轻的父母面对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孩子,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的庇护,以及各路教育家、心理专业人士的告诫。
那么,当孩子不听管教、屡教不改时,到底能不能打呢?是不是打了就会造成伤害呢?如果不打,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教育办法呢?
首先,我们要区分两个概念——“惩罚”与“体罚”(包括“打”)。“惩罚”,作为一种减少问题行为的矫正方法,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有时是必不可少的。这其中包括了正性惩罚,即问题行为后紧接着发生的刺激物的出现(如斥责、体罚等)会导致该行为的减少。“打”当然也是其中之一,通过切肤之痛让孩子主动减少问题行为。负性惩罚则意味着问题行为后跟随着某刺激物的消除,如取消某项福利等,从而使问题行为减少发生。惩罚的结果通常是达到减少问题行为,也就是让孩子明白不能做什么,但极少能对孩子应该做什么提供直接的指导。因此,惩罚最好能与正性强化如鼓励、欣赏、赞许等联合使用,让孩子能比较适当行为和不当行为的不同结果。而“打”,作为一种可能造成伤害的惩罚手段,更是应该放在最后,万不得已时才使用。
其次,作为一种行为矫正的方法,它还应该是事先约定好的,孩子应该很清楚某种行为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也就是说,“打”不能是父母发泄情绪的临时之举。在这一点上可能有很多父母没有做到。常听到一些爸爸妈妈们说“当时真是气死了”、“打完心里也挺后悔的”。这些情境中的“打”通常就是一种发泄。父母的愤怒、失望化作贬低、威胁,甚至侮辱的咒骂和抡起的手臂,受伤的不仅是孩子的身体,更有他们宝贵的自尊。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自卑、畏缩,没有尊严,回避困难。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