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微博的大军中,每去一个地方,晒晒旅行照片;每下一个馆子,晒晒餐饮美食图;每买一件衣服,晒晒新衣靓照;带宝宝出外游玩,晒晒幸福家庭照……在享受这“晒”中滋味时,却不知不觉地泄露出很多个人信息,甚至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也关注到该现象,通过微博提醒网友增强防范意识,提防居心不良之人获得隐私信息。
“麻麻帮”热衷孩子日记
去年6月,网友@和菜头发布微博称:“无数网友不断上传自己或家人孩子的照片,以及自己的社会关系。随便翻翻就可以知道,有多少人把自己置于绑架、诈骗的可能性之中。”为了证明此言绝非危言耸听,这位网友还做了一个“半小时试验”——通过浏览某网友发布的700多条微博,得到了其居住地以及孩子的真实姓名、生日,了解了她的家庭状况、工作单位,每个星期固定带孩子游玩的地方,甚至连她老公几天回一次家的规律都掌握到。这个案例公布后,不少网友纷纷删除了“晒孩子”的微博。
记者昨日上午随意浏览了50多个地址栏为“广州”的微博,发现仍有不少博主有意无意地通过文字或照片透露孩子的信息。熟悉广州的人,很轻易就能猜出照片所拍摄的地点,只要浏览历史微博,极有可能从中挖掘到更丰富的内容。
“麻麻帮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在微博上记录下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像日记一样,以后留给孩子看,很有意思。”广州妈妈网上小琪妈妈的话代表了很多麻麻的想法。此外,除了晒幸福、晒关爱,在不少育儿论坛、微博群里,不少家长晒出宝宝成长日记,也是为交流育儿经验。
网上碎片信息易被串联
这几年,互联网犯罪逐渐升级,滋生出与公共社交网络有关的新类型犯罪。不法分子与受害人之间很可能从未有过联系,但他们会根据受害者上传于社交网络的资料挑选下手目标。
公共社区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上去匿名,但实际上汇聚了很多零散的信息,一旦串联起来,很可能勾勒出一个人完整的信息链条。有报道显示,仅在2011年,英国警方便记录了12300起与Facebook社交网络有关的犯罪,包括谋杀、强奸、性侵儿童、绑架、死亡威胁和诈骗等。广东警队有刑侦警员向记者表示,现在网络犯罪的现象日趋凸显,犯罪分子在作案前,会先在网络上“踩点”,连续跟踪,将碎片化的信息串出来,很可能就能发现作案线索。
人人网、开心网等,因为设有开放权限,不是对所有人开放,是不是能安全一些?有骨灰级网民对记者表示,随着用户基数的增多以及多年的数据积累,有些社区网络早已推出“圈子”,能够智能识别出每位好友及潜在好友的真实姓名,并自动将你的网络好友分成大学同学、中学同学、家人、同事等“社交圈子”,甚至推送朋友的朋友,做你的“新朋友候选人”。所以,社交空间所谓的“私密性”其实也是相对的。
TIPS
“晒孩子”的风险
①增加绑架风险。去年,四川一位妈妈因为儿子在校表现好获得小红花,妈妈让他在教室门口胸带小红花拍照传到网上“晒幸福”,结果犯罪分子获得孩子学校信息后实行绑架的真实案例。
②增加诈骗风险。往往普通人不会注意的细节,犯罪分子却会加多注意,不排除他们会通过微博把零碎的信息进行拼凑、整合,并通过事先谋划好的桥段对家长实施诈骗。
③招来人贩子。网上有个段子:记者采访落网的人贩子:“你是怎么把孩子从幼儿园骗走的?”人贩子说:“我关注了他父母的微博,每天都看,对这娃太熟了!”虽然目前还没有通过关注微博进行拐卖儿童的案例,当父母在“晒孩子”时确实应多留个心眼。
④招致杀身之祸。今年1月12日,深圳宝安区一名高二学生通过定位发布微博而被杀害,案发地点距最后一条定位微博只有一段红绿灯的距离。现在很多微博都带地理信息功能,容易泄露自己的行踪、家庭住址、单位地址等。(记者洪奕宜 实习生 林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