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5月的一天,汪女士正在电脑前敲着自己的工作汇报,突然心脏开始快速剧烈地跳动,甚至都能听到“扑腾扑腾”的声音,她感觉自己的身体也在跟着突突的上下颤动着。紧接着,她的呼吸急促起来,只得大口地喘着气,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脸也被憋得通红。周围同事发现了她的不对劲,赶紧过来把她扶到旁边的沙发上。喝了递过来的水并休息了一会之后,她渐渐地好转。虽然这个过程是短短的几分钟,却让她感到十分恐慌,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心脏有问题。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身体没什么问题。
这之后,她去超市、商场,甚至在单位的办公室,常常会感到心悸、气短,且觉得胃也不舒服、浑身疼,但在家里就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使得她不敢单独出门。这种状态持续了大约1年,直到她走进心理咨询室。
分析 汪女士的这些不舒服的身体反应其实是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心理问题躯体化”。当人们遇到心理压力而又无法排解时,就会以身体的各种不适表现出来,而相应的医学检查却发现不出问题。
那么汪女士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心理压力呢?在进一步的了解后,我们得知,她的压力主要来自工作。汪女士和爱人在同一个工作单位,爱人是自己的领导,她为了把工作做好付出了很多,还尽心尽力帮助爱人的工作。但是,她的爱人却认为她是在插手自己的工作,还为此跟她争吵过,这让汪女士很苦恼。工作上的这种不愉快,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家庭生活。
再追溯汪女士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她性格比较懦弱,一直压抑自己的想法及情绪。她从小因为成绩较差被亲朋好友和老师看不起,这让她感到愤怒、悲伤和怨恨,这些负面情绪一直压抑在她的内心深处。小时候,她的父母还经常当着自己的面打架,躲在姐姐怀抱里的她充满了恐惧。母亲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她的什么事情都由母亲决定。她想反抗、想独立,但是又没有勇气。
结婚之后,爱人的控制欲也很强,她再次陷入听命、服从和忍受的地步。婚后,她一直没有要孩子,感觉自己在家不被关注、不被爱的她,害怕有了孩子之后,家人会更忽略自己。长期以来的压抑,让汪女士一直处于担心、害怕、痛苦的状态中,终于,她的身体扛不住了。
其实,人只要活着,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有一个限度,就好比是一个两端都有口的“球”,一端的开口不断地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挫折、压力、痛苦,另一个端口不断地将其释放,这样,人才能保持一定的承受能力去面对新的挫折。然而,如果释放压力的端口不通畅,甚至被堵住了,而新的压力源源不断地进来,这个“球”总有一天会撑爆的,就像汪女士一样,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我们感到身体各种不舒服而又查不出是什么原因时,就要注意是不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身体“揭竿而起”了。
如果出现了像汪女士这样的情况,也不要恐慌,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缓解这种情况。在感到心慌、呼吸困难时,找个舒服姿势坐好,做深呼吸,让身体放松下来。不要去想“我是不是得什么重病了”、“是不是要死了”,因为这种“灾难化的附意”会进一步增加压力,加重身体的不适反应,进而仿佛证实了这种“灾难化的附意”的正确性,从而陷于一种恶性循环中。同时,可以做一些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时排解内心所压抑的不良情绪,找个信赖的人,把自己的苦闷、委屈说出来,及时解决矛盾冲突。如果自己不能做到,最好寻求专业帮助,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作者单位:解放军第518医院心理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