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0个月的时候,爬行练习得相当流畅,有进一步发展想要学走路的倾向。其实我也知道,适度的站立行走刺激是有益的。但是,我又担心孩子腿部骨骼尚未发育好,走路过早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腿形。左右摇摆纠结了好久,最终我还是决定不让孩子走那么早。平时,孩子要么被抱着,要么在爬行垫上玩儿。
一周岁后,身边同龄的孩子陆续会走路了,我终于沉不住气了——教孩子走路。一天、两天……还是走不稳。同事聊天、熟人见面第一句话总是关于孩子,并且第一个问题总是“孩子会走路了吧?”问的人多了我就开始在意这件事,不经心的问题都被我浏览后忽略,只有这个敏感问题被转存为记忆。
微信上的“知识”说:孩子学走路时,不宜用学步车和学步带,好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大人累点儿无所谓。自此,每天下班回家一进门,就弯着腰教孩子走路,孩子也配合。不过刚学走路,她不是像个小螃蟹一样横行,就如醉酒一般摇摇晃晃,我不敢放手。倒是孩子走得起兴时,松开我的手径直朝前奔去,吓得我心跳瞬间加速。旁边围观的爸爸、爷爷、奶奶一致朝我喊道:“别松手、别松手……”我不敢违背“民意”再加上爱女心切,我只能下着腰“亦步亦趋”地跟着,手一刻都不敢松开。
孩子一周两个月了,还要牵着手走路。
我再次陷入纠结之中,我苦恼:怎么孩子还不会走路?我着急:如何能让孩子快快走路?我矛盾:之前不是跟自己讲好了,不苛求孩子“慢慢来”嘛。
重新翻开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于书后的跋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那是大儿子华安讲给妈妈龙应台的。他写到:你(妈妈)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