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透析技术下,短期透析病人发生腹膜炎、膜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几率很小。所以从理论上讲,腹膜透析应较目前其他血液净化方式更适合于急性肾衰(ARF)的治疗。可以说,绝大多数ARF病人均可采用腹膜透析得到有效治疗,很少有绝对的禁忌症。
在ARF治疗中,腹膜透析可以采用硬质的腹膜透析管,但以用慢性透析管为佳,以双涤纶套直管为主,可手术植入,术后即用。
治疗ARF主要应采用腹膜透析。ARF的治疗目标应使血尿素氮达到70mg/dl以下(25mmol/L)。透析的剂量多根据病人的临床和生化情况来决定。总透析剂量确定后应遵循以下原则:1.持续性治疗效果优于间歇性治疗。2.增高每次交换透析液容量或增加透析液,与增加腹透次数同样有效。
但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ARF时,也会碰到一些并发症,如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腔出血、漏液和引流不畅等。
感染性炎症 在短期的透析治疗中很少见。主要是由于腹腔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同时目前的连接技术可以有效地预防腹膜炎的发生。急性腹膜透析并不需要很严格的环境,只要在操作时避风、操作者注意防止污染,即可避免腹膜炎的发生。
腹痛或腹部不适 插管后,直肠、阴道、膀胱或阴茎基部可有不适或疼痛,往往是因插管太深,透析管尖部刺激有关脏器所致,主要发生在灌入透析液时。
腹腔出血 植管后的头几次换液可偶见出血。出血的部位可能是出口处、切口或腹腔。出血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止血不仔细,或尿毒症的出血倾向所致。出现这种情况可应用一些止血药物,如止血芳酸等。若为出口处出血,则可局部使用肾上腺素。腹腔内的出血常为自限性,可在腹透液中加入肝素,以防止血栓堵塞导管。
漏液 此种情况少见。由于ARF病人常需在插管后立即透析,为避免漏液的发生,建议ARF病人术后采用卧位小容量透析,并逐渐增加透析液容量。
引流不畅 通常是由于纤维块阻塞或大网膜包裹所致。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合并症的发生往往与插管手术者的技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