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刚过,家住唐山市的付红月就感慨道:“这哪里是在过儿童节,简直就是考验家长的一场竞赛,还是一场贫富较量赛。”
当她说完这句话后,相信作为家长的你也有同样的感受。前几年,人们倡导要抵制大学校园内的攀比风。如今,这股风没削弱,反倒逐渐刮到了小学、初中,甚至幼儿园。家长们抱着“随大流”的想法,成了这股风气的助长者,却还在无辜地反问着:“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心理能健康吗?”专家表示,家长们别抱怨了,刹住校园攀比风关键就在家长。
拍卖会演变成炫富会
付红月有上述感慨,是因为儿童节期间,她儿子的幼儿园组织了一场拍卖会。“幼儿园要求每个小朋友画一幅画,六一当天,家长们通过竞拍的方式购买自己心仪的画作,卖画得来的钱捐给慈善组织。”付红月说,这个主意听上去没有问题,似乎还能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
不过,拍卖会现场却发生了出乎意料的情况。据付红月描述,孩子的画作大都不算优秀,所以也就不会有家长购买其他孩子的画作,几乎都是奔着自家孩子的画而来。“一个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画站在台前,等着下面一群家长竞拍,却无人问津是什么滋味?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有的派人假装竞拍,有的刚一叫价,就给出了‘天价’。有一幅画还拍出了600元的高价。”作为家长,付红月觉得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太丢脸,也给儿子的画出了高价,“孩子想得少,他认为卖钱多相当于捐的多,自然希望自己的画卖的价钱高。无形中,孩子的心里就有了攀比。”
攀比风赤裸裸刮过
付红月所经历的并不常见,身边更多见的是赤裸裸地攀比礼物、穿戴等。高考刚结束就又到了新一季电子产品的销售旺季,笔记本电脑、高档手机,再加上新衣服、新鞋子等,少说也要花上万八千的,而这并不鲜见。
说起校园攀比,大连市的韩宝婷告诉记者,去年女儿的暑假作业中有一项是写一篇游记。“那时我要上班,没时间带她出去旅游,又何来游记呢?我告诉女儿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可以不必写。假期结束后,为此事我还被老师叫到学校接受了批评教育。”韩宝婷说,女儿回家描述了同学们的游记,有的同学坐着高铁去北京、上海旅游;有的同学北京都去了好多次,暑假被父母带到海南,还是坐飞机去的。“孩子们炫耀去得更远的地方,从国内游扩展至出境游。一学生说寒假旅游去日本,另一同学说去了美国。说到最后,由父母带着去美国旅游的孩子,感觉还是比送到美国参加冬令营的另一个孩子的寒假生活更有乐趣。”对此,韩宝婷表示很无奈。
花钱只为买面子
北京市潞河中学岳斌认为,一些同学的攀比现象虽然不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但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心情,甚至会引发部分同学的仇富与自卑心理。
岳斌的老师韩庆海告诉记者,他们班有个学生家里很有钱,经常请同学出入高档会所,唱卡拉OK等。他每次出现身后都跟了一帮人,显得很有排场。有学生反映,他还会请其他同学玩网络游戏,帮同学充值,有时候让他充进去几百元钱,连个“不”字都没有。
“他之所以会那么大方,是为了笼络人心。有钱的学生为了弥补精神上的不足,往往用钱来买面子、买朋友。”韩庆海认为,这样的孩子价值观已经出现扭曲,学校有时候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必须穿校服、不允许带电子产品等规定来遏制这种现象,“但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学校或教师单方面的力量,家庭应该主动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职能。有时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师的苦口婆心不但未能获得家长的认同和配合,反而有少部分家长不理解或横加职责。家长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大家都能理解,但必须在可控范围内,千万不要盲目让孩子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家庭的理解和配合是教孩子的关键。”韩庆海说。
每个孩子都该被喜欢
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心理咨询师刘娟表示,攀比本身并不是一种不好的心理表现,除去极端个案外,大部分孩子的攀比心理其实都是生命发展中的一个宝贵的成长阶段。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在生活中多去认可他们,满足他们的自尊需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喜欢的。如果孩子自身的内在品质被足够认可,他便不会需要借助外在的物质炫耀或比较来确认自己的优势与价值。
在此过程中,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首先,别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大人之间也不要互相比较。其次,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标准。给孩子买东西时由孩子自己来付钱,让他学会记账,了解自己的索取与父母的付出。
另外,作为家长,不能对孩子千依百顺、娇生惯养,不要给孩子一切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很容易养成幼儿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造成攀比心理惯性。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交友圈,如果孩子周围的同伴都乐于学习,并且相互交流学习,那么孩子自然也会为了融入其中,进而专心学习。
孩子有攀比心理,说明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方面进行“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