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有坏习惯、坏脾气吗?你的孩子有拖延症、强迫症吗?……如果有的话,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要推卸责任,没错,就是家长造成的。
夫妻离异,儿子成“问题少年”;期望过高,儿子渐渐半自闭;过度溺爱,孩子挑食脾气躁……有调查显示,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单一,方法不科学,导致很多家庭受各种问题的困扰。那么,请个专业化、职业化之称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能否帮上忙呢?
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化了
“家庭教育指导师”并不是个新名词,他们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家长及孩子的测评找到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通过授课建立家庭教育理论基础,跟踪指导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指导对象不仅是孩子,主要是家长,帮助家长提升教育能力,纠正教育方法。
如果你还不清楚家庭教育指导师是干什么的,可以看一下美国的真人秀节目《Supernanny》和中国的同类节目《超级育儿师》。
虽然,在我国很多城市已经有了家庭教育指导师,不过,相较于美国,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在美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已经是个比较成熟的行业,平均每80个家庭就有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全美家庭教育机构有700多家。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就形成了父母教育的理念,对父母自身教育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对儿童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
当家教出了问题
独生女孩秀良,6岁,父母是个体户,家庭经济富裕,孩子从小由奶奶照管。奶奶怕孙女不能吃母乳影响发育,就想着法儿给孙女做吃的。她听说大虾营养丰富,就叫儿子每星期买回一包放在冰箱里,好让孙女每顿饭里有虾吃。有时奶奶一边给孙女喂饭,还一边说“大虾有营养,吃了身体壮”,劝她多吃点。这样,时间一长,就使孙女形成了没虾不吃饭的毛病。有一天,家里冰箱中的大虾没有了,秀良因为没有虾吃,砸碎了窗户玻璃,并哭喊找爸爸妈妈。
家庭教育指导师管军说,这是个溺爱型的家庭,本来家庭里的独生子女从客观条件来说是比较充实的,但由于父母工作忙而隔代教育,这样很容易引起溺爱。秀良的偏食主要是属于认知偏差,这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害。因此,纠正孩子偏食的毛病,应主要在心理上进行矫正。“类似的家庭教育问题还有很多,他们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如果家长没有清楚的认识,很难从原有的处事模式上加以改善,那么问题将一直存在。”管军说。
亲子相处没小事
即使你的孩子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见得家长做的一定好。管军就拿倾听这件小事来举例。当你的儿子气哄哄地走进屋,“嘭”地把门甩手关上,说了句“数学老师真可恶,安排我做那么多的作业,看我没做完,还在全班同学面前冲我嚷嚷。”
主管型的家长会说:“今晚你应该加个班把作业做完,明天一早交给她。”
分析型的家长会说:“你的时间安排有问题,应该分清主次,先做最重要的作业。”
和稀泥的家长会说:“可能老师的心情不好,你别放在心里。”
管军说,虽然这几位家长都认为自己在帮助孩子,但是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事情本身上,其实你只要顺着孩子的心理说一句“听上去真够你下不来台的”就足够了。因为,孩子只是在寻求安慰。“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即使是倾听也会影响家庭教育的走向,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没有小事。”管军说。
组建“三合一”新格局
“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管军说,上一代的家长因为没有完善的家庭教育理念,导致出现很多问题孩子。现在,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引导全社会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合一”的家庭教育新格局,强化家长学校职能,提高家长素质,增强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义务的责任感。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也曾表示,由于对家庭教育的曲解和基本常识的缺乏,各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相关机构等对公众都有误导,给家庭教育指导制造混乱的问题比比皆是,要将家庭教育指导师走上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据权威机构预测: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至少需要50万名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员。
不过,我国的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师人才队伍建设才刚刚起步,管军建议,先从教育系统做起,打好基础、建立规范、积累经验,逐渐向全社会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