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六岁,背着花花绿绿的小书包上了一年级。
第一次考试,老师发下来一张试卷,那时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考试的含义。于是,我匆匆答完了那张试卷,还在空白处画了一只似像非像的小狗,原本应该写姓名的地方出现了一轮火红的太阳。
家长会后,父亲阴沉着脸出来了。“爸爸,老师表扬我了吗?”我急切地问。“挺好的。”父亲硬是挤出一丝微笑来,把我拉到了一边,摊开了那张沉重的成绩单。父亲用粗大的手指从后往前数着,“一、二、三、四,第四名就是宝宝呢,宝宝现在处于中游,如果能到这个位置岂不是更好?”他在前十名的区域里画了一个圈。“如果能正过来数就最好了。”我使劲地点了点头,眼睛弯成了美好的月牙,仿佛我已经考到了第四名似的。那一日,踏着夕阳的余晖,我稚嫩的小手放在父亲宽厚的手掌里,我觉得一切都温柔得可爱。我明白了我很好,但前面的位置更好。在回家的路上,爸爸给我买了一支雪糕,平素难得的奖励。
光阴荏苒,时隔多年,我早已实现了与父亲的约定。每当我遭遇挫败处于低谷时,我都会想起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父亲宽厚的笑容,让我在茫茫人海中不觉得孤单,在寂寂黑夜里不觉得害怕,让我的心里充满了安全感。
一日,我和父亲看着相册回忆我的求学生涯,照片里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早已出落得娉婷。父亲喝着茶,慢悠悠地和我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我一直都坚信宝宝是一颗健康的种子,而我所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一朵花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