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易怒、动辄争吵不休,家长一开口,孩子要么暴跳如雷,要么摔门而去。这对我们全家造成了巨大困扰,每一次冲突都像‘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样的场面在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看来,真是太常见了。
古人言,“多年父子成兄弟”,对于处在青春期即将成人的孩子,家长该如何根据自身家庭情况及时调整亲子关系?而面对心理治疗来访者,一位合格的治疗师又该如何通过选择适当的语言、问题以及反馈来帮助他们解惑?日前,复旦大学举行的首届中美婚姻家庭治疗大会上,一场现场家庭问题治疗活动向大家展示了家庭治疗在解决青少年行为问题中所发挥的功效。
请父母站在旁观者角度
“请问你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来自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的治疗师比弗博士开始向前来求助的父母提问。
在场的父亲答道,他们有两个女儿,一个13岁,一个15岁。“这段时间姐妹俩的关系陷入谷底,吵架成了家常便饭,更可怕的是,她们已经从矛盾发展成‘仇恨’。”他说。
“如果你们的女儿在这儿,你们觉得她们会说什么?”
边上的母亲笑了:“她们一定会非常生气,然后相互推诿。”
比弗博士继续问:“那平时在家中你们怎么向孩子们表达你们的爱和关注呢?”
母亲说:“我的工作太忙,因此我只能通过给她们立各种各样的规范来表现我的爱。”父亲则提到,在孩子们幼年时,他会通过各类肢体接触来表达感情,但现在,每一次拥抱都会被孩子们躲开,这令他伤心。
这样的治疗方式被比弗博士称为“叙事性治疗”。叙事性治疗主要是通过让来访者“讲故事”的方式,使他们能跳出自己的情绪,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其次通过提问在“讲故事”过程中不断变化来访者的角色,使他们得到尝试了解他人内心的机会。最后通过问“当时你做了什么”,让来访者意识到在整个“故事”中他所起到的作用,因为一般而言,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问题都是他人造成的。
讲故事得出解决方案
比弗博士认为,对于13至15岁的孩子而言,这几年正是他们形成相对稳定的性格特征、自我人格趋向完整的时期,在逐渐摆脱对父母依赖的同时,内心也往往隐藏着不安全感。而在父母这方,忙碌的工作令他们无法充分关注孩子的需求,另一方面,原本习以为常的示爱方式,比如拥抱或抚摸,开始遭到孩子拒绝,也会使父母手足无措。
比弗博士又问:“那孩子们在平时是怎么表达对你们的爱的?”
父亲承认,尽管家中摩擦不断,“但在我生病、受伤时,女儿们还是会暂时偃旗息鼓,对我关怀备至。”
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家人通常是如何相互和解的?母亲表示,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她要求姐妹俩分别说出每个家庭成员的优点,“虽然不情愿,但等说完后,她们也都平静了。”
在比弗博士的循循善诱下,这对父母逐渐意识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正隐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而比弗博士说,她在治疗时将更多精力放在了诱导父母描述孩子自己如何学习应对负面情绪、避免矛盾升级的能力上。因为,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言行经常只是一种对父母的爱的“测试”,是用远离的方式寻求父母的认可。因此,父母不应太过关注负面事件本身,治疗师会引导他们讲述一家人和乐融融的场景,以及冲突的解决方式。“循环提问”往往是在这类家庭治疗中的重要手段。
适当“放手”给孩子决定权
现场,由六名治疗师组成的“反馈小组”也提出建议。小组成员阿罗拉博士认为,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当适当“放手”,找时机将决定权交给他们,太过严密的爱有时反而会阻碍孩子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父母,可以在孩子情绪恶劣时教会他退后一步,思考生气的原因,并鼓励孩子积极表达情绪。
对于许多家长来说,“放手”并非易事,与自己父母相处的经验可能会影响他们看待自己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孩子的方式。比弗博士表示:“在这对父母中,明显能感受到父亲一方对孩子更为依恋,更不能接受孩子对他关爱的抗拒,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这位父亲与其父母之间的关系再做考察,从而发现父亲心理问题的根源。”在心理治疗中,这称为“跨代际模式”,它将有效帮助父母认识到上一代家庭中的相处模式在他们心中留下的印记。
对于当前的中国家庭而言,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可能只是所有复杂问题的一个导火索。对此,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赵旭东认为,在中国家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心理原因:由“独生子女”而产生的养育失败焦虑症。这种焦虑导致了祖父母、父母的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即“4、2、1”综合症。而另一方面,在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达到6100万的同时,许多城市中的工薪阶层因工作制度而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关注,中产阶层则将孩子从小直接送进“贵族”幼儿园、“贵族”小学,在开发智力之余,极大地忽略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求,从而在青春期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隔阂和矛盾。(见习记者 黄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