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常常因亲眼目睹孩子在打针时嚎啕大哭而浮想联翩。因此不能不对那些缺乏幼儿心理学知识的家长表示遗憾。孩子生病已够可怜的了,可每次生病打针还要被父母强按住,任凭护士快速地把药液注入,简直像对待毫无反抗能力的小动物一般。
众所周知,快速进针可以减少疼痛,这一点护士都可以熟练地做到,而快速把药液注入肌肉所产生的胀痛往往甚于进针时所产生的疼痛。这两种疼痛是孩子产生惧怕打针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家长携带孩子去打针时,不妨在护士小姐插入针头之前就在进针部位附近(离开消毒处)轻轻地搔痒,直到将药液注射完毕(当然在孩子哭闹、挣扎很厉害时应快速推药)。这样可减轻进针及药液刺激带来的疼痛,避免孩子继发恐惧打针的心理反应。
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试用说理法。有的孩子在接受打针时,只要有人在他旁边观看,家长再说些诸如“他真勇敢”、“他一滴眼泪也不会掉的”此类鼓励的话,孩子就可以不哭不闹坦然地接受打针。即使在打针结束时,由于疼痛难忍,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家长仍然可以说“你们看他多勇敢,他是不会让眼泪掉下来的”话。此时,孩子往往会破涕而笑,或背过身去断然擦干泪水。由此可见,鼓励、表扬、肯定的语言是最简易可行的说理法。
笔者想提示一下作护士、医生工作的朋友,当您在给自己的孩子进行药物注射时,是采用哪种注射方式呢?如果这时您采用的是快速进针、慢慢推药,边注入药液边轻轻搔痒,这一系列行为方式,那么愿您把这种情感和行为方式带给所有求助于您的孩子。使那些尚不会表达自己感受的孩子,特别是幼小的宝宝也能含笑接受您那满意的注射法。(张 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