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先生回乡探望老父亲,见父亲吞咽食物时脸露难色,便仔细询问情况。原来父亲吞咽困难的症状已有两个多星期了,开始进食有不适感,渐渐感到吞咽困难且疼痛。这是不是食道肿瘤的症状?到医院一检查却发现是虚惊一场,让他们一家人寝食难安的“恶疾”却是霉菌性食管炎。
霉菌性食管炎属消化道念珠菌病之一,但比较少见。因其会出现吞咽困难和吞咽痛等症状,确实会引起患者恐慌。此病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及分泌物涂片找念珠菌。
霉菌性食管炎的感染途径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之分,发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多数病人为原发无诱因的外源性感染,病灶常局限,预后好;继发型多为内源性感染,常有播散性病变,病人抵抗力低下,预后较差。
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白色念珠菌可引起皮肤、黏膜、内脏、关节、脑组织等部位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以及化脓和肉芽肿性病变,甚至引起黏膜溃疡,造成食管等腔道器官的狭窄及穿孔。各种年龄的人都可以患此病,但老年人发生霉菌性食管炎的几率更高些。
霉菌性食管炎常表现为吞咽困难和吞咽痛,吃固体食物和喝热饮时吞咽困难明显,部分病人可有胸骨后疼痛或背痛,当发生穿孔时吞咽痛加重且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预防外源性感染引起的霉菌性食管炎的措施,是要保护皮肤清洁和干燥,同时想方设法去掉各种诱因,不断提高机体抵抗力。
(宋黎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