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夏以后,各地屡有隐翅虫皮炎发生。隐翅虫是一种小飞虫,属于鞘翅目、隐翅虫科昆虫,有250种之多,其中已知有19种能伤人。
隐翅虫既没有叮人的口器、也没有刺人的螫针,其危害是由于其身体内含有的毒素沾在人的皮肤上所致。
隐翅虫白天潜藏在杂草丛中,夜间活跃,且有趋光性,易被日光灯吸引入室。当它爬行在皮肤上时,常被正在睡梦中的人拍打得半死。它拖着残体,蹭过皮肤,流出的毒液会在皮肤上引起奇特的、线条状的蛰痕,如同被热铁丝灼伤一般。创面可以有一串脓疱或黑痂,周围红肿,痛痒难忍。在隐翅虫多的地方,一夜之间人身上可出现几条或几十条伤痕。
毒素若直接或间接通过手指接触播散到阴囊或眼睑,就会引起严重的阴囊炎或结膜炎,影响行走或视力,患者极为痛苦。由于隐翅虫有一定的飞翔能力,因此住在二三层楼高的人受害最多。
为了防止隐翅虫皮炎,使用纱窗、蚊帐是必不可少。自傍晚开始,室内应尽量少开灯或不开灯,如果可能还要铲除周围环境中的杂草。
隐翅虫的毒液为强酸性。若皮肤沾染了毒液,最有效的处置办法是立即涂以5%的小苏打(碳酸氢钠)溶液,伤处会在7~10天自愈。损害严重者可做冷湿敷以解除痛痒。患处外涂碘伏等碘剂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