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孩子也会心理疲劳

2018-12-11 10:40:36浏览:36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有的孩子上课打不起精神,课后无精打采;有的孩子一回家就喊累,父母却觉得,小小年纪哪里会累其实,很多孩子累的并不是身体,而
有的孩子上课打不起精神,课后无精打采;有的孩子一回家就“喊累”,父母却觉得,小小年纪哪里会累……其实,很多孩子累的并不是身体,而是心。

   “过劳”这个常用于成年人身上的词汇,用在孩子身上也不为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近八成睡眠不足。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心调查发现,上课外班的孩子中,有七成左右是“不情愿”的。家长花了钱,却给孩子买回一身疲惫,身累心更累。   我们平时喊“累”,一般说的是生理性疲劳,是身体上的超负荷运转而造成的。比如,孩子参加体力劳动或运动,就会觉得很累,不想动,但经短暂的、较充分的休息后,身体疲劳很快就能消除,恢复体力。事实上,更多孩子饱受心理性疲劳的影响,这是人们主观体验到的一种疲倦感,是由于心理上的弦儿绷得太紧导致的。这些来自于心理上的压力,不仅会引起生理疲劳,还会引发厌学情绪,孩子觉得学习越来越无趣,却无法逃避,于是进一步加重了心理疲劳,形成恶性循环。家长会发现,再怎么给孩子施压,成绩都没有起色;原本活泼可爱、爱说爱笑的孩子变得沉默、叛逆,不爱跟爸妈说话;长期得不到调整,孩子还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甚至出现品行障碍、人格障碍等严重心理问题。   在此,提醒家长们,如果孩子出现以下几种表现,就要警惕是心理过劳了:1.在没有校园欺凌、老师存偏见等情况下,孩子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一说上学就谎称“肚子疼”“头痛”等;2.上课打不起精神,课后无精打采,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都失去了兴趣;3.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一背书就头疼;4.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不能集中,看了半天一个字都没记住;5.不愿家长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校园生活避而不谈,一问就默不作声或发脾气;6.性格变得孤僻,情绪时常焦躁不安,学习效率低,总是胡思乱想。   消除心理疲劳,光靠休息没有用。爸爸妈妈要帮助孩子减负,走出心累的怪圈。   第一,不要给孩子施加无形压力,主动帮孩子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减轻精神压力。让孩子量力而行,不必强迫他学习不擅长的,不单纯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孩子的成功与否。面对孩子的成绩,家长要学会说“尽力就好”,同时要做纵向比较,而不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第二,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要灌输“胜不骄、败不馁”的观念,而不是“凡事争第一”的理念。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才是更宝贵的品质。第三,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好朋友能和你共渡难关,孩子也需要能一起吐槽、聊天的朋友。与同龄人有更多话题,更容易将不愉快的情绪释放出去,可以缓解心理疲劳。第四,做一个会玩的家长。很多父母没时间玩,也没有玩的情趣。但我们看到,那些经常带孩子外出游玩的家长,更能跟孩子玩到一块去,他们的孩子往往更有精神,看上去更机灵。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幼儿烫伤怎么办?宝宝居家预防烫伤的方法

上一篇:

孕妇早产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