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小女儿,在她牙牙学语时我就喜欢把她抱在腿上给她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女儿也特别喜欢听此系列的故事,如灰姑娘、睡美人等,百听不厌。等女儿长大些,我给她买了很多书,但我发现儿童读物正悄悄地被出版商包装成有性别区分的产品,产生了“一看封面和标题,就知道这是给男孩儿看的,还是给女孩儿看的”效果。通过与多位家长聊天我了解到,有的家长赞同童书体现性别,而有的家长则大呼要制止这些行为,先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男孩女孩喜欢的东西不一样
有的家长说,男孩喜欢飞机、大炮、汽车等玩具,而女孩喜欢洋娃娃和HelloKitty。在阅读方面,男孩和女孩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总不能让他(她)们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吧。
一些网络购书公司的数据也显示,很多家长在查询购买儿童书籍时,搜索的关键词之一便是“男孩”或者“女孩”。可见,在现实购买中,很多购买是由家长完成的,他们的购买行为是受到性别因素影响的。
切莫让孩子陷入刻板印象
有的家长对带有性别暗示的儿童书籍表示了反感:我们给孩子读书是希望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开发心智等,然而,现在的书籍正在做相反的事情,就是禁锢孩子的思想,陷入刻板印象中去,再下去会进一步形成文化的不平等。
前段时间,英国开展了“让书只是书”的活动,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将童书去性别化。因为,儿童读物的性别化,是从儿童幼年在开始认识世界、形成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初期开始的,就循循诱导其至一个固定的思维圈里,在这个圈里,女孩儿就该是温柔贤淑、胆小被拯救的客体,而男孩儿就该是骁勇善战、拯救世界的主体。在性别化读物的教导下,人们形成的“智慧”恰恰是不客观和不公正的。孩子们应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而不应受到“应该喜欢”或“不应该喜欢”什么的成见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