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母婴室
□首席记者 刘志勇
洗手台、温奶器、热水壶、宝宝尿布更换操作台,独立私密的母婴小憩沙发,智能声控灯光、哺乳门帘;应急纸尿裤、防溢乳垫扫码一分钱获取。这里是坐落在某商场的北京市首家天猫智能母婴室。这些智能化的温馨场景,即将陆续出现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商场、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的母婴室内。
3月30日,天猫和高德地图在京联合举办构建智能化母婴健康服务研讨会。作为平台化的公益项目,天猫宣布,首批计划在两年内,配合政府规划、动员社会力量,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新建、改造能够真正满足母婴出行和健康服务需求的智能化母婴室。天猫母婴新零售运营专家龚鲲鹏介绍,首批智能母婴室将覆盖1000个商场、社区、机场、车站等,让母乳喂养不再是外出的烦恼,让妈妈和宝宝能够更便捷地拥有舒适的亲密时光。
给哺乳妈妈带来更多便利
影星马伊琍吐槽机场母婴室“形同虚设”引来23万人点赞,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从今年开始,在部分城市,公共场所找不到母婴室、即使找到也形同虚设的问题,有望在多元化社会力量的参与下得到破解。
一项超过2000位哺乳期妈妈提交有效问卷的社会需求调查显示,超过97%的妈妈有在公共场所哺乳、给孩子换尿布、带孩子休息的现实需求。但只有39.55%的妈妈在哺乳时,可以找到公共场所母婴室;能够找到母婴室给孩子换尿布的妈妈也仅为34.09%;超过半数的妈妈在遇到上述两个问题时,只能在卫生间、找个隐蔽地方,或就地解决。65.91%的妈妈表示,自己对母婴室的需求非常迫切,希望相关部门、机构能够尽快建设、完善公共场所母婴室。对于母婴室建设的位置,妈妈们首选商场、机场、火车站,其次是公园、景区和地铁站。
“孩子太小,经常刚出来一会儿就饿了、困了,在这里哺乳、休息,都非常方便。特别赞的是哺乳区,有时抱着孩子推着车,腾不出手关门关灯,现在通过声控就可以自动实现。”正在休产假的杨女士,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带两个多月大的宝宝在社区周边散步,商场里北京市首个智能母婴室给她提供了不少便利,“有时候,尿不湿没带够,或者孩子吐奶没带宝宝湿巾,还可以用天猫或淘宝App在云货架上扫一个应急体验包,现在只需要一分钱,我觉得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有个成本意识,别浪费”。
多元参与但应规范配置
参加研讨会的北京市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处处长叶小敏介绍,设置在北京爱婴社区、爱婴医院的母婴室有300多家,工会、妇联等组织和机构也从2014年起,推动在商场等公共场所,建设了一批母婴室,但由于主办者、运营者不同,在建设标准、设施配置、耗材提供方面存在很多差异。
叶小敏表示,政府倡导社会多元力量积极参与基础配置的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但希望在统一的建设、配置规范下,合理布局、运维,确保公益服务的可持续。
2016年11月,《关于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曾对公共场所母婴室配置列出推荐标准,包括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铺设防滑地面,装备带安全扣的婴儿尿布台,提供热水和洗手液的洗手台、便于放置哺乳有关用品的桌子、以保护哺乳私密性的可锁闭门(帘)等。
调查显示,目前绝大多数哺乳期妈妈年龄在26岁~35岁之间,这些85后、90后对母婴室的需求,明显质大于量;59.09%的妈妈认为公共场所母婴室的配置参差不齐或一般,亟待改进。为满足“新生代”妈妈们多元化的母婴健康服务需求,天猫智能母婴室在上述标准之外,还添置了可按照宝宝体感随时调节温度、湿度的智能空调,可由妈妈声控的灯光和哺乳室门帘开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