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我国在年龄<60岁的人群中,有27%的高血压患者,而在80岁左右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为75%,≥80岁的人群中更是高达90%以上。然而只有32.2%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控制率仅为7.6%。
误区1 惧怕舒张压过低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是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作为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除了年龄外,与普通成年人的高血压定义没有差别。不同的是,在老年患者中还有一种特有的高血压,即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专指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的情况。
之所以有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因为随年龄的增长动脉血管弹性变差,舒张压在60岁后缓慢下降,进而导致脉压增大。对于这种情况,很多患者甚至医生都会因为惧怕降压的同时导致舒张压过低,而听任收缩压高高在上,使降压不达标。调查显示,收缩压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危险性的重要预测因子,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危害超过了舒张压升高的影响。因此,如无禁忌症将“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才能更好地保护老年患者的靶器官。
另外,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时,收缩压相对下降幅度更大,从而使脉压缩小。因此,合理服用降压药物通常可以控制收缩压,并不一定会导致舒张压过低甚至引起重要器官供血不足。此外,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些患者会因为动脉弹性好转反而舒张压有所上升。
误区2 不关注“立位血压”
老年高血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血压波动大,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左心室肥厚、室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硬化以及颅内动脉硬化等疾患,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另外体位性低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在老年患者也更常见。在《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中,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为: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美国同行对此的定义是:直立位收缩压下降>10mmHg伴有头晕或者晕厥。在临床中,两个定义都可以参考。通常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者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应用利尿剂、扩血管药或精神类药物者容易发生体位低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不足10%(非杓型)或超过20%(超杓型),前者发生率可高达60%以上。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人靶器官损害程度与血压昼夜节律更为密切。
因此,在为老年患者治疗高血压的时候需要格外谨慎,在降压治疗时不仅要常规检测坐位血压,也要测量立位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体位效应,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过度降压。如存在体位性低血压时应根据立位血压判断血压是否达标。针对老年患者血压波动大的特点,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了解波动情况,条件允许时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断与疗效监测的常规检查项目。
误区3 一味强调“立竿见影”
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本身的特点,以及大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情况,他们对于血压波动的耐受能力都很有限,因此对于他们无论是药物降压治疗还是减轻体重、增加运动量等非药物治疗,都不要强调“药到病除、立竿见影”。
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降压速度不宜过快。由于患者常为多种疾病并存,多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因此选择治疗药物也要慎之又慎,用药后要密切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上有不少医生和患者治病心切,选择一种药物治疗几天之后,看到血压没有达标,就认为这种药物不适合,于是迅速换药。其实,合理的老年患者降压治疗应该在4~8周内逐步将血压控制到位,然后长期维持。因此使用降压药物短期内没有达标并不意味着该药对于这个患者无效,是否有效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再下结论。
常用五大类的降压药物,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老年人都可以选择,其中钙拮抗剂和利尿药降压效果更好,副作用少。钙拮抗剂长效CCB的副作用较少,对代谢无不良影响。无绝对禁忌证,与其他4类降压药物均可联合使用。老年人降压达标推荐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目的是减少每种药的副作用。此外,老年人降压应权衡用药的利弊,应充分评估伴随疾病带来的影响,根据个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