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稳定血压,别跟着温度一起波动

2018-12-11 14:22:30浏览:44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记者 刘伟  患者经历  一位老人患高血压30余年,平时服药控压。近一段时间来,老人的血压突然变得不稳定了,总是在170/8
本报记者 刘伟

  患者经历

  一位老人患高血压30余年,平时服药控压。近一段时间来,老人的血压突然变得不稳定了,总是在170/80mmHg左右。自行加药后血压无明显下降,并出现头晕。几天后,她自觉右上肢乏力,到医院就诊,经检查为脑梗死。

  专家支招

  春季是高血压的高发季。在这个季节里,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人体预防机制还不能较快适应冷暖交替的变化,容易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血压波动。如容易激动,平时血压又稍高,这个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了。

  前几天还是二十多度的春光明媚,连续的阴雨天,又把温度拉回了阴冷的个位数。近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让人们见识了春日气候的起伏多变、忽冷忽热。这样的冷暖波动,也给控制血压带来了一些麻烦,尤其是一些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变得不稳,大幅升高,甚至引发脑梗等疾病,危及生命。

  突袭

  血压不稳多日,老人患上脑梗

  “一冬天血压控制的挺平稳的,可这段时间忽冷忽热的,血压也跟着不正常了”,陈先生患高血压多年,平时服药、一直注意测量血压,这段时间,他发现原本挺平稳的血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高 压 从 原 来 的130mmHg上升到了超过150mmHg,高压和低压之间的压差也在加大。

  而一位年过七旬老人出现的情况则更较严重。老人患高血压30余年,平时服药控压。近一段时间来,老人的血压突然变得不稳定了,总是在170/80mmHg左右。自行加药后血压无明显下降 ,测 血 压 为 190/90mmHg,并出现头晕。三天后,她自觉右上肢乏力,担心患上脑血栓而到医院就诊,经检查为脑梗死。

  针对以上病例,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老年病二科主任张文亮提醒,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人体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导致较大的血压波动,甚至引发脑梗塞、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防护

  天气变化较大时,尤应注意情绪控制

  张文亮分析,一些高血压病患者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交感神经反应性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具体表现在平时易紧张、激动,对环境改变不易适应等。其次,人体的血压也与季节关系密切,就我国的四季变化规律来说,一般在5月之前,10月之后,血压会有所偏高。6-9月,血压会有所降低。血压受血管热胀冷缩的影响比较突出。

  时值春季,是血压波动较大的季节。张文亮表示,春季是高血压的高发季。在这个季节里,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人体预防机制还不能较快适应冷暖交替的变化,容易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血压波动。如容易激动,平时血压又稍高,这个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了。在天气忽冷忽热、气温起伏波动较大的时候,假如再处于疲劳、紧张、激动状态,将会“雪上加霜”,甚至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奉劝所有的高血压病患者,请多多关注气候的变化,在天气变化明显的时候更要加倍注意保重身体,应注意:春季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晨练不宜太早,建议最好选择太阳出来后再外出锻炼;保持睡眠充足,不熬夜;不良的情绪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及时缓解心理压力。

  警惕

  踢开控好血压“绊脚石”

  据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二科主任王震教授介绍,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王震教授提醒,近年来,有些高血压患者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被发现,很容易漏诊;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压力大,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且年轻化。应注意以下控制好血压的“绊脚石”:吃得太咸,对降压治疗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治疗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阶段、降压目标不明确、血压一正常就擅自停药、频繁换药、自主换药、缺乏针对性降压治疗,忽视精神心理因素、熬夜或失眠等等。

  预防高血压,应注意远离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比如一些患者存在烟酒过度,休息少、经常熬夜,口味重、吃得太咸等。另外,一些人超重肥胖,营养过剩,且宅在家里不爱运动,也容易引起血压升高。

  建议

  专家给出四季控压要点锦囊

  在天气多变的春季、炎热的夏季、较为干燥的秋季、寒冷的冬季,控制好血压各有哪些不同的侧重点?应在衣食起居、精神调养、血压监测等方面各应注意哪些细节?对此,王震教授给出了以下综合建议:

  春季,高血压患者要格外注意身体,尤其是天气变化,温差的突然升降都可能影响到高血压病人的病情。注意监测血压,选择一天一次、合理用药,且适当锻炼、清淡饮食、戒烟戒酒、控制情绪等;

  夏季,高血压患者饮食应清淡,多喝水,注意避暑、定期监测血压、合理用药、保证睡眠等;

  秋季,天气变凉,血管收缩,用药需谨慎,天气干燥、温差大,注意放松身体,饮食要平衡;

  冬季,高血压患者易情绪抑郁,需保持良好的心态;起居需规律,保证睡眠;防寒保暖;多吃蔬菜,清淡饮食;运动要适量,合理用药。

  四季控压注意以下要点: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充足睡眠,放松身心,按时监测血压。气温较低时,要早晚监测血压;气温变化较大时,如冬春、夏秋交替时,要注意血压的波动情况,要经常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是否在可控范围,及时采取措施。

  从具体的措施上来看,应注意以下方面:

  衣食起居需衣带宽松;按时就寝,保证睡眠质量;适量运动;洗漱水温不要过热或过凉;不要喝浓茶;保持大便通畅;

  精神调养方面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开朗,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减少思虑,松弛紧张的情绪。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和休息,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做到忙而不乱、减少紧张;时间安排要得当、留有余地,做到从容不迫,防止紧张匆忙。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如果感到头晕、头痛、眼花、注意力不集中时,要稍作休息,到室外散散步、或在室内做做操活动一下,使大脑得到休息,这样有助于大脑疲劳的恢复,减少因工作紧张劳累而引起的烦闷不安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在血压监测方面,测血压前,休息并放松5分钟,排空膀胱。不舒服、感冒、焦虑、疼痛时不要测量。同时建议,进餐后至少两个小时,饮用咖啡或吸烟后至少半小时再进行血压测量。注意整个测量过程不要讲话,不活动肢体,保持安静等等。持久有效地降压必须建立在正确监测血压的基础上,因此患者进行血压的自测并坚持做详细记录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这也特别有利于更准确地监测服药的降压效果,有助于医生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干预让糖尿病发病推迟3.6年

上一篇:

查出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