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诊测量血压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患者,女,70岁,胸闷,走路喘气,爬楼为甚,4个多月来诊。家属扶患者进入诊室,在县医院吃药1个多月不见好转,但食量好。 查体:血压220/100mmHg,心(一),双肺散在哮鸣音。患者家属拿出县医院检查单:胸CT显示双肺纹理增多,心电图正常,血常规血糖正常。县医院处方:地塞米松0.75mg,每日3次,7天,此外还有沙丁胺醇片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我问患者:“县医院测血压了吗?”“没有,只问了有没有哮喘史,我说有哮喘10年。”“问你有高血压吗?”“没有!”我接着又问:“以前有高血压吗?”“有高血压10多年,没有坚持吃药。”入院后按高血压治疗,患者喘气逐渐好转,血压达标。 体会:医生看病必须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检查常态化,首诊患者必须测血压。然而,有的医生误以为,对危急重症患者才需去知晓生命体征。实际上,只要首诊就应测血压。《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均要求对首诊35岁以上的患者测量血压。笔者体会,12岁以上的就诊者,只要袖带够得着,都要测血压,简单检查可能会有意外发现。重庆市开县康桥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