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尿病治疗 多重危险因素齐干预

2018-12-11 14:38:14浏览:5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糖尿病治疗不仅限于防止疾病进展,也应减少相关的心脏代谢风险和并发症。为推动这种糖尿病管理理念的转变,赛诺菲-安万特亚太糖
糖尿病治疗不仅限于防止疾病进展,也应减少相关的心脏代谢风险和并发症。为推动这种糖尿病管理理念的转变,赛诺菲-安万特亚太糖尿病会议日前在越南胡志明市举办。会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专家对亚洲各国医生进行了培训,并与亚洲糖尿病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

  超75%的患者需联合用药

  ADA科学和医学首席官员David M.Kendall博士  目前的专家共识提出,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被确诊,首先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同时应用药物治疗。1线药物是二甲双胍,如果不能达标,选用强化治疗,首选基础胰岛素。大部分患者需要联合治疗,占75%以上,否则血糖难以达标。

  目前提倡尽早应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即早期糖尿病患者在睡觉前一天用一次胰岛素,同时监测血糖。如果应用1~2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可加用一针胰岛素;如果效果仍不好,加用第二针。

  患者不愿用胰岛素的阻力除了来自患者外还有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医生。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知如何进行剂量调整,如何选择剂型,担心患者出现低血糖。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依从性,需要从改变基层医生做起。

  但是,究竟多早可开始应用胰岛素很难确定。其循证医学证据来源于UKPDS(英国关于比较不同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大型前瞻性研究)。总之,“发现糖尿病不等于发生糖尿病” ,也许β细胞在几年前已经出现分泌问题。从新发现的病理生理机制看,主张尽早应用胰岛素,随着早期强化治疗有效,可以慢慢换药。

  HbA1c尚难列入诊断标准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曾正陪教授  我国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率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9.7%和15.5%。据此推算,中国有9240万成年人罹患糖尿病,并有1.482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几年来,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总体仍不理想。HbA1c达标率仅为40%左右。

  糖尿病治疗实际要多重危险因素共同干预。血糖高要降糖治疗;血脂异常要降脂;糖尿病患者有高凝状态,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以减少血小板并发症。

  有人提出对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5.6~7mmol/L)进行干预,特别是肥胖者,可服用二甲双胍。        

  2010年ADA在糖尿病指南中加入两条内容,一是建议HbA1c作为诊断指标,二是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第二条我们早已做到,但第一条尚处于学术讨论中。现在认为血糖是一个点,受许多因素影响,7时测和8时测结果不一样。而HbA1c代表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所以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更好,但我国一些边远地区做不到。另外,不同仪器、不同医院,如果没有标准化,也无法保证准确测量。

  (本报记者吴卫红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高血压患者适合的运动有哪些

上一篇:

想要降血压注意什么 家庭护理这么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