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高血压共识正式发布!超过130/80mmHg不一定是高血压! 湖北疾控健康教育 近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制定的《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正式发表。 共识中强调, 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等具有特殊性, 应重视群体特征和治疗措施的个体化。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及测量 老年高血压定义: 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若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不同测量方法的血压正常值: 诊室血压<140/90 mmHg,家庭自测血压<135/85 mmHg, 24小时平均动态血压<130/80 mmHg,24 小时动态血压清醒时平均血压<135/85 mmHg。 一、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1.收缩压增高为主 老年人收缩压随增龄升高,舒张压在60岁后呈降低趋势。 ◆ ◆ ◆ 2.脉压增大 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定义为脉压>40 mmHg,老年人的脉压可达50~100 mmHg。 ◆ ◆ ◆ 3.血压波动大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易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明显波动,清晨高血压多见。 ◆ ◆ ◆ 4.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患者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改变为直立体位3 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同时伴有头晕或晕厥等脑循环灌注不足的症状。 ◆ ◆ ◆ 5.餐后低血压 餐后出现头晕、晕厥、心绞痛等低血压相关症状。定义为进餐后2 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 mmHg、餐后收缩压<90 mmHg。 ◆ ◆ ◆ 6.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10%(非杓型)或>20%(超杓型),甚至夜间血压反较白天升高(反杓型)。 ◆ ◆ ◆ 7.诊室高血压 老年人诊室高血压常伴有代谢异常,心脑血管风险增加。诊室高血压指患者就诊时由医生或护士在诊室内所测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而在家中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不高的现象。 ◆ ◆ ◆ 8.多种疾病并存 老年高血压常伴ASCVD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部分患者多种疾病并存。如:冠状动脉、肾动脉、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病变等。 ◆ ◆ ◆ 9.容易漏诊、误诊的高血压 (1)继发性高血压:如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嗜铬细胞瘤等。 (2)隐匿性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风险增加。诊室血压<140/90 mmHg,家庭自测血压收缩压≥135 mmHg和(或)舒张压≥85 mmHg;动态血压监测日间收缩压≥135 mmHg和(或)舒张压≥85 mmHg。 (3)假性高血压:多见于严重动脉硬化老年患者。是指袖带法所测血压值高于动脉内测压值的现象,收缩压增高≥10 mmHg或舒张压增高≥15 mmHg。 二、降压诊治流程及策略 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老年患者,建议采取个体化、分级达标的治疗策略。 首先将血压降低至<150/90 mmHg,耐受良好者可降低至<140/90 mmHg。 对于年龄<80岁且一般状况好、能耐受降压的老年患者,可降至<130/80 mmHg;≥80岁的患者,建议降至<150/90 mmHg,如能耐受降压治疗,可降至<140/90 mmHg。 对于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应避免过度降压。 过度降压不利于各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增加了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和死亡的风险。 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 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并存的临床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物,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并密切观察有无脑供血不全及心肌缺血的不良反应。 要点:诊治策略 ? 小剂量开始,平稳降压 ? 慎重选药,严密观察 ? 多药联合,逐步达标 ? 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 ? 监测立位血压,避免低血压 ? 重视家庭自测血压及24 小时血压监测 三、降压药物治疗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 (1)平稳、有效降压;(2)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3)服用简便,依从性好。 1.常用降压药物 (1)CCB:长效二氢吡啶类CCB降压疗效好,适用于低肾素或低交感活性的患者,无绝对禁忌证,不良反应少。 非二氢吡啶类CCB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慎用于心功能不全、心脏房室传导异常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2)利尿剂:推荐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初始及联合降压治疗,尤其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水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3)ACEI或ARB:推荐用于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慢性肾脏疾病或蛋白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4)β受体阻滞剂:推荐用于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快速心律失常、血压波动大伴交感神经活性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5)α受体阻滞剂:伴有前列腺增生症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 2.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需服用2种或以上的降压药物使血压达标。可根据老年个体特点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可协同增效、减少不良反应。 四、特殊情况的降压治疗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并发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等,应根据个体特点选择降压治疗方案。 老年高血压合并疾病的降压治疗 五、高龄虚弱老年患者的治疗 1.高龄老年人 80岁或以上老年人定义为高龄老年人。 降压有个体差异化。如果健康状态良好,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以内,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可降至<140/90 mmHg。 避免过度降低血压。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并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临床表现复杂,选择降压药物应更谨慎,从小剂量开始,在强调降压达标的同时,需要注意伴随疾病的影响并加强靶器官的保护,避免过度降低血压。 2.虚弱老年人 老年人虚弱一般是指具备以下3项或以上临床特征: (1)一年内不明原因体重减轻≥5 kg; (2)自觉疲乏无力; (3)握力降低; (4)行走速度慢; (5)体力活动下降。 ★ 总结 老年人在启动降压治疗前,应评估衰弱状态后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虚弱的老年人,应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确定降压治疗方案,部分患者需维持较高的血压以保证组织器官的灌注,应避免血压过低和血压波动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