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胃肠转流术 为肥胖糖尿病患者解忧

2018-12-11 14:40:35浏览:97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62岁的李先生患2型糖尿病20余年,饱受吃药打针之苦,而且胰岛素剂量越打越大,同时需加用多种口服降糖药物配合降糖,但血糖控制
62岁的李先生患2型糖尿病20余年,饱受吃药打针之苦,而且胰岛素剂量越打越大,同时需加用多种口服降糖药物配合降糖,但血糖控制仍不理想。李先生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其胰岛功能已经明显减退。长此以往,血糖控制不佳与胰岛功能减退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胰岛功能衰竭。

  另外,李先生体形肥胖,尤其是腹内脂肪面积严重超标,胰岛素作用下降,即所谓的胰岛素敏感性较差。再者,由于他既往有髋关节外伤史,曾行髋关节置换术,其运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无法通过适当运动达到降糖目的。久而久之,李先生的血糖就会面临无法控制的局面。

  经过多方了解,李先生最终选择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经过周密的准备,通过普外科、内分泌代谢科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患者终于接受了手术治疗,顺利闯过了手术关、康复关、饮食关,至今无需降糖药物,血糖控制理想。

  

  实际上,体形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尚有部分胰岛功能存在,通过运用外科手术重建肠道顺序,就可以使胃肠激素分泌发生相应变化,不仅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且可以抑制升糖激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此外,尚能有效降低体重。因此,行外科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减重与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法,甚至可能治愈2型糖尿病。

  上世纪50年代,减肥手术开始用于治疗肥胖症。随后,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减肥手术除了能有效减重,对2型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据文献报道,80%左右的病态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术后,其术后血糖、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持久处于正常水平。一项长达14年的随访证明,肥胖症手术后似乎还可以恢复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死亡率。目前欧美国家已经广泛采用胃肠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对伴有肥胖症的患者。

  外科手术使十二指肠和至少部分空肠无食物通过,这种转流有两个明显的后果:未消化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较早被送至回肠;改变肠-胰岛素轴急速分泌,从而改变糖代谢。这两种机制可以减少食物的摄入与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取与糖代谢负荷,降低患者的体重,减少由于单纯性肥胖的脂肪堆积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

  1967年由Mason等首先提出的胃肠转流术是手术治疗肥胖症的最早的胃术式。由于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目前腹腔镜胃肠转流术已取代传统开放式手术成为美国的主流术式。胃肠转流术手术死亡率为1%~3%,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瘘、溃疡、出血、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现代外科技术已经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即使出现一些并发症,经过积极的处理也都能够治愈。

  我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北京、天津开展病例较多,我院属于较早开展的医院之一。(朱建辉整理)

  

  链 接

  符合如下条件的患者,可期望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年龄不大于65岁。

  ·2型糖尿病病程不大于15年。

  ·胰岛储备功能在正常下限1/2以上,C肽≥正常低限值的1/2。

  由于国人的肥胖多属于腹型肥胖,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因此,当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时,应更加积极地考虑手术治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1型糖尿病治疗不建议用干细胞移植

上一篇:

怀疑痛风 该看哪个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