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Ⅰ型糖尿病创新性疗法获突破性研究
■生物技术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红月)2月9日,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预先版发表了由美国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Diamond糖尿病中心、美国瑞美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北京科信美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美国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生化系和细胞生物学系、美国圣母大学、瑞士日内瓦医学院以及北德克萨斯退伍军人管理医疗系统医学服务部联合研究撰写的科学文章。
该文章科学全面深入阐述了Ⅰ型糖尿病的病理,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以降低胰高血糖素通路的活力为中心的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新理论,并以此科学发现为基础,提出了以拮抗胰高血糖素受体的抗体药物为手段的治疗Ⅰ型糖尿病的全新概念,并且在多个常用的Ⅰ型糖尿病模型动物中得到试验验证。本研究证明,在Ⅰ型糖尿病模型动物中,在没有任何外源胰岛素的情况下,拮抗胰高血糖素受体的抗体药物能够抑制胰高血糖素受体的活性,降低血糖的合成,有效稳定降低动物的空腹血糖到正常范围,并且能够将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到5%以下,避免胰岛素所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全新的治疗Ⅰ型糖尿病治疗机理,以及它与已应用了近百年的胰岛素疗法有什么样的异同呢?北京科信美德、美国瑞美德的共同创始人严海博士作为该文章的署名第二作者,用中国传统的阴阳理论对其进行了阐述:“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人体的糖代谢过程之中就好像是阴阳一对,是对立统一的正反两面。胰高血糖素主要增加人体血糖的合成,而胰岛素主要调节人体血糖的降解和代谢,胰高血糖素升高会引起血糖升高,而胰岛素的增加会使血糖下降。同时,在胰岛里面,胰岛素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Ⅰ型糖尿病病人体内,产生胰岛素的细胞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死亡,从而不能够产生胰岛素,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大量和不可控制的升高,持续活化胰高血糖素受体, 最终造成血糖的非可控上升。自从1921年胰岛素发现到现在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通过外源注射各种制备类型的胰岛素是治疗Ⅰ型糖尿病的唯一方法,但外源胰岛素的使用却无法将血液中糖基化产物,如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到正常范围,从而避免糖基化产物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损害,同时,使用胰岛素还会导致低血糖,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致命。
据了解,本研究证明,在没有任何外源胰岛素的情况下,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受体的活性,降低血糖的合成,能够有效地把血糖浓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并且避免胰岛素所带来的副作用。”
北京科信美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领先世界的中关村G蛋白偶联受体抗体药物产业促进平台。该公司的一个核心产品即为以胰高血糖素受体(一个G蛋白偶联受体)为靶点的颉颃性抗体药物。
胰高血糖素在Ⅰ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学中作用的假设在1975年由Unger教授首次被提出,但一直苦于没有有效的药物学方法加以验证。北京科信美德拥有的全球第一个胰高血糖素受体抗体药物能够有效的拮抗胰高血糖素受体活力,从而用实验证明了该假设的正确性。该研究结果可能导致对治疗Ⅰ型糖尿病的全新理论认识和治疗的突破,为广大Ⅰ型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