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跟腱疾病不仅威胁运动员

2018-12-06 10:36:40浏览:97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刘翔的意外退赛让很多人一夜之间知道了跟腱炎。其实,不仅运动员会发生跟腱疾病,普通人因为运动、行走,甚至站立时间过长,

  刘翔的意外退赛让很多人一夜之间知道了跟腱炎。其实,不仅运动员会发生跟腱疾病,普通人因为运动、行走,甚至站立时间过长,也会出现跟腱问题。

  跟腱是人体最长肌腱之一

  要理解跟腱周围疾病,首先必须了解跟腱的基本解剖。跟腱是人体最长和最强大的肌腱之一,成人跟腱长约15厘米,起始于小腿中部,止于跟骨结节后面的中点。跟腱由上而下逐渐变厚变窄,从跟骨结节上4厘米处开始向下,又逐步变宽直达跟骨附着点。跟腱在邻近肌肉部分和附着点部分均有较好的血液供应,而在跟腱附着点以上2~6厘米处血液供应较差。在跟腱部位有两个滑囊,一个是跟骨后上角与跟腱之间的跟骨后滑囊,一个是位于跟腱与皮肤之间的跟腱后滑囊。滑囊是充满滑囊液的组织间隙,起缓冲和减小摩擦的作用。

  运动员易患跟腱炎

  跟腱炎常表现为足跟上方疼痛,活动后加剧。各种原因造成的反复应力均可导致跟腱炎,如超负荷运动,频繁在硬性地面上长跑、爬山等。所以跟腱炎最常发生于举重运动员、田径运动员、舞蹈演员、长期站立的人中。

  在跟腱炎的急性期,跟腱肿胀,跟腱处的皮肤发红发烫,患者走路、跑步运动时会感到跟腱处疼痛。而在慢性期,除了在走路、爬山、上楼时会感到跟腱疼痛外,疼痛还会在早晨变得更加严重。在睡眠时跟腱通常是放松的,而当患者起床后双脚着地,跟腱就从整晚的放松状态转变到牵拉状态,于是产生了疼痛。由于跟腱的血液供应不良,慢性跟腱炎多长期持续存在。

  一旦患了跟腱炎,患者首先必须休息,减少活动。在急性期和慢性期可以分别采取局部冷敷和局部热敷,同时可进行其他物理治疗。此外,可使用矫形支具或者足跟鞋垫来抬高足跟,使跟腱放松并获得休息。最后,在药物方面可选用抗炎镇痛药物或者局部封闭缓解疼痛。但反复封闭会使跟腱内部的纤维强度减弱,故需慎重。

  鞋不合适小心跟腱滑囊炎

  跟腱滑囊炎为无菌性炎症。跟腱止点及周围滑囊位于跟骨后,如果它受到跟骨与鞋帮长期反复的挤压、摩擦,就会形成滑囊炎。所以跟腱滑囊炎的发生常常与不合适的鞋后跟或跟骨后上结节隆起有关。

  得了跟腱滑囊炎后最重要的是休息,同时要改穿合脚的鞋,以免对滑囊过度摩擦。局部理疗能改善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切除滑囊。

  跟痛症老年人最常见

  跟痛症是发生于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的慢性损伤性疾病,是跟骨骨膜及周围纤维组织损伤造成的无菌性炎症。跟痛症常伴有跟骨骨刺,但也可无骨刺。跟痛症表现为足跟底部疼痛,常于劳累后出现。疼痛呈持续性,足跟着地时加重。     

  跟痛症患者应尽量减少足部负重,让足跟部充分休息,少走路,必须行走时足跟部要垫厚的软垫。热水泡脚、局部理疗等方法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对于缓解疼痛很有帮助。如果到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理疗,效果可能更好。

  跟腱损伤如何防

  ●做任何体育运动前,需先进行20分钟的热身。在锻炼时,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慢慢加量。

  ●穿鞋要合脚,鞋底要有弹性、柔软,避免足部损伤。老年人可在鞋中放置足跟垫。

  ●中老年人平时应注意锻炼身体,尤其是坚持每天散步。经常散步能使足的韧带保持弹性,跟骨骨质疏松得到改善,有助于预防跟痛症的发生。不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偶然一次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容易出现跟痛症。

  ●要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需要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注意间断休息,防止足部过度疲劳。

  一旦发生跟腱周围疼痛,患者自己很难鉴别究竟属于上述哪一种疾病。因此,如果休息后疼痛不能完全缓解,应当及时到医院诊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40家违法销售药品网站被曝光

上一篇:

带状疱疹会传染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