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吃饭也要遵守生物钟,否则易患心脏病和糖尿病

2018-12-11 15:28:36浏览:21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吃饭也要遵守生物钟,否则易患心脏病和糖尿病  编译 | 赵亚楠  来源 | 搜狐健康  中国人对生物钟一直不陌生,自古讲顺应四
吃饭也要遵守生物钟,否则易患心脏病和糖尿病  编译 | 赵亚楠  来源 | 搜狐健康  中国人对生物钟一直不陌生,自古讲顺应四时,人合天道,就是倡导人要适应自然节律即生物钟。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生物钟的科学家,又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生物钟。当然,生物钟的奥秘还有很多。近日,一项墨西哥的研究发现:吃饭也要遵守生物钟,当我们违背生物钟吃饭,身体处理甘油三酸酯的能力就会降低,造成血液中甘油三酯的积累,会增加我们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生物钟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简单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节律去适应白天黑夜时间的变化,比如我们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饿肚子想吃饭,困了想睡觉等等。  不过吃饭时间、生物钟和身体健康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试图揭开这个秘密,他们选取甘油三酯水平为监测指标。  人类吃了肉类,乳制品和食用油等食物,肝脏中就会产生甘油三酯。而甘油三酯过量,可能造成阻塞动脉,胰腺发炎,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所以只要弄明白餐后甘油三酯的日夜变化机制,就可以巧妙的把吃饭时间、生物钟和身体健康都关联在一起。  研究者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小鼠属于夜行动物,白天休息,晚上活跃,所以小鼠的白天就相当于人类的晚上。研究发现:如果小鼠在日出两个小时后吃东西,体内甘油三酯水平会飙升,该水平显著高于夜间进食时甘油三酯的浓度。  研究人员又将小鼠中调节生物钟的那部分大脑取出,再进行测试。发现处理后的小鼠即使白天进食后,血液中甘油三酯也不再累积。  研究作者Buijs博士解释说:人和小鼠类似,我们的能量代谢也遵循着生物钟模式,由大脑中一个叫SCN(视交叉上核)的微小区域驱动着。SCN位于下丘脑前部,调节着身体时钟,是昼夜节律系统的“主要起搏器”。  如果我们的吃饭时间遵循生物钟,SCN会调控骨骼肌和棕色脂肪组织吸收甘油三酯,从而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相应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也就降低了。而如果我们深夜进食,就会打破身体生物钟,出现代谢异常,这也就是熬夜或是夜班人群容易生病的原因。  Buijs博士表示:现在也有研究从其他方面佐证了生物钟对吃饭时间的影响。比如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吃同样的食物,中午至晚上11点吃饭的人比上午8点到晚上7点吃饭的人更胖。这显示深夜吃饭会让身体减少新陈代谢,间接造成体重的增加。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世界糖尿病日 | 比糖尿病更可怕的是“并发症”!从头到脚伤女人

上一篇:

糖友怎么吃肉,吃什么肉,吃哪个部位的肉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