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雪飞)北京协和医院谢瑶洁等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造成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尿失禁导致的日常生活受限。研究者建议,医务工作者应重视干预主要因素,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尿失禁是妇女常见病,国内外报道绝经后妇女患病率达到五成以上。尿失禁的持续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国外关于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多且广泛,而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谢瑶洁等采用由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国际尿失禁调查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人口社会学资料等组成的调查问卷,对近期到北京协和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95名尿失禁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获得多项发现: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除“精力”一项指标外,其他指标均比一般女性人群低,其中“生理职能”下降最明显(40%以上);尿失禁患者的日常生活、性生活、情绪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或不良反应;日常生活受限、性生活不适、情绪变化、尿失禁严重程度、年龄、产次、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经济状况、工作情况、医疗付费方式、患病年限、是否使用尿垫等13个因素分别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各指标的变异密切相关,其中又以日常生活受限(如频繁上厕所、不敢出远门旅行和参加社交活动)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