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治疗是把“双刃剑” 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很多人会出现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心烦、爱发脾气、头疼、心悸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和膀胱炎也会慢慢出现,性功能明显减退。除此之外,骨质疏松也悄悄逼近,我们看到很多老人身高变矮、弯腰驼背,甚至发生骨折。 研究证实,激素替代治疗是缓解绝经期症状最有效的手段,也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之一。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有效消除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提高绝经妇女的生活质量。但激素治疗同样也可能会增加血栓、乳腺癌、脑卒中的风险,它与所有的药物治疗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恰当使用它,使人们既能从中获益,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这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激素替代治疗工作者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最关心的问题。 适应症与禁忌症须兼顾 激素替代治疗作为一种医疗措施,在应用时首先应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这是关键所在。 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症包括:一、绝经相关症状,潮热、盗汗、睡眠障碍、疲倦、情绪不振、易激动、烦躁、轻度抑郁等。二、泌尿生殖道萎缩,阴道干涩、疼痛、排尿困难、反复性阴道炎、尿道炎和膀胱炎、夜尿次数多、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三、有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或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激素替代治疗的禁忌症包括:一、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二、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三、严重肝肾疾病。四、近6个月内患血栓栓塞性疾病。五、系统性红斑狼疮、耳硬化症、血卟啉症。六、脑膜瘤患者禁用孕激素。 以下情况应慎用激素替代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严重高血压及糖尿病、血栓栓塞史、胆囊疾病、偏头痛、癫痫、哮喘、垂体PRL瘤、乳癌家族史。 在应用激素替代治疗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有适应症且排除禁忌症可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有激素治疗的适应症又合并其他疾病,排除禁忌症后,可在控制其他疾病的同时应用激素治疗。由于更年期症状多种多样,难以即刻辨明症状是否与更年期相关时,若无激素治疗的禁忌症,可短期试验性应用激素治疗,约一个月后观察症状缓解情况。 早期应用 利大于弊 研究表明,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的主要风险包括:一、深静脉血栓风险增加,这已被临床试验所证实,但是亚洲人群中发生率很低。二、脑卒中风险轻度增加。三、乳腺癌风险轻度增加,只有用药4年以上风险才增加,短期使用基本不增加风险。 看到上述危险因素,也许会有很多女性不愿再尝试激素替代治疗。但是单纯因为顾虑潜在的风险,而甘愿忍受疾病的折磨,就有些得不偿失了。那么,该如何降低性激素治疗的不良影响呢?除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外,专家建议绝经早期即开始使用,效果好而风险低。此外,还应低剂量、个体化用药,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前、后及治疗中需定期监测乳腺、子宫内膜的情况。 目前,对于绝经后妇女应用雌激素治疗,专家们已经形成共识:一、绝经后妇女如有绝经症状、又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建议选用雌激素(子宫已切除)或雌、孕激素(子宫完整者)。二、对适应症范围内妇女进行利弊评估,只要益处超过风险,就有应用价值。三、绝经早期应用激素替代治疗不仅可缓解症状、预防骨丢失,还可能对心血管及脑起保护作用。四、绝经后连续应用5年是安全的,如需应用5年以上,经权衡利弊,在病人知道潜在风险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应用。五、应用最低的有效剂量,药物种类及使用途径应个体化,针对个体情况具体制订治疗方案。六、评估利弊,一般一年一次,以决定是否继续应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李旭白文佩 相关链接 供选择的药物很多 激素替代治疗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现在,经历了60多年的曲折发展。目前市场上性激素替代治疗的药品种类很多,已应用二十余年的替勃龙(利维爱)基本不刺激子宫内膜增生,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几率,被认为是第一个用于激素治疗的有组织选择性、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甾体激素。 同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edestrogenreceptormodulator,SERM),如雷洛昔芬(Raloxifene,Evista)的出现也为激素治疗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它既有雌激素对骨、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又在子宫内膜和乳腺处有抗雌激素作用,成为预防绝经有关疾病的新制剂。但是,由于其抗雌激素作用,可能增加潮热等问题,临床使用受到限制。因此,理想的SERM还有待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