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简称多动症,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在ADHD的治疗上,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心理社会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在药物选择方面,中枢神经兴奋剂是运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手段。然而由于传统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在正常人群中有潜在的引起药物依赖的风险,因此属于国家严格控制的药品,即通常所说的“红处方”。但是在多动症儿童中使用,经过70多年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没有发现药物滥用或依赖的问题。 有学者对比了兴奋剂治疗和不治疗的两组多动症患者,结果药物滥用的行为,在治疗组反而更少。因为未经治疗的多动症患者本身就容易出现药物滥用。因此,各国多动症治疗指南仍然将兴奋剂特别是长效兴奋剂作为首选或主要推荐药物,例如专注达。但是由于人们对“红处方”的恐惧,以及一些非专科医生多动症治疗知识的缺乏,不能科学和规范地应用兴奋剂治疗,导致患者服用此类药品依从性较差,结果不太令人满意。 随着多动症临床和研究的深入,目前治疗多动症又有了许多新的药物,例如盐酸托莫西汀和丁胺苯丙酮。国际上使用较广泛的是盐酸托莫西汀(择思达),它是目前唯一获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AD-HD的非中枢兴奋剂。目前已有55个国家的大约430多万患者在使用该药物。盐酸托莫西汀不会产生药物依赖,属于非管制类药物,不需要使用“红处方”。盐酸托莫西汀副作用小,适宜长期服用,并可用于治疗有共患病的ADHD患者,如合并抽动症、焦虑症等。中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除了推荐兴奋剂类药物,也推荐使用盐酸托莫西汀。 盐酸托莫西汀为口服药物,餐前、餐时或餐后服用均可。患儿首次服用一定要遵从医嘱,不得超过推荐的初始剂量。如果发现患儿中间漏服,应及时补服,但24小时内的用药量绝不可超过处方建议的每日用药总量。由于ADHD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因此何时停药、如何停药要由精神科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目前,ADHD治疗在我国还比较混乱,药物使用不规范,患者依从性差,直接影响了该病的治疗和预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将“中枢兴奋剂”和“非兴奋剂”药物都作为目前主要推荐药物,关键是要规范化、个体化地合理选择和使用这些药物。 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郑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