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介绍
25岁的常女士,怀孕3个多月后出现活动后气促,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被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宫内妊娠(中期)、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脏功能Ⅲ级。
该院心脏中心孙善权主任说,由于超声提示孕妇房间隔缺损较大,临床评估其心功能为Ⅲ级,而随着孕周的增加,心脏负担还会呈进行性加重,严重者妊娠晚期会出现药物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甚至危及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因而有必要近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据孙善权主任介绍,孕妇先天性心脏病目前的治疗方案有流产后行心脏手术和保胎行心脏手术两种,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采取前者。因为保胎行心脏手术对孕妇有一定风险,对胎儿有致畸、流产甚至死胎的风险。孙善权主任在与患者及家属反复沟通后,决定采取保胎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并建议其手术选择在相对安全的妊娠中期。
患者进入妊娠中期后,孙主任与心脏中心医护人员反复讨论后初步拟订手术方案为妊娠期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明确该手术以及围手术期治疗的关键在于保胎。经多科协作,顺利完成了孕妇房间隔缺损的修补。术后即刻行经食管超声检查,提示房间隔缺损修补满意,无残余分流,心脏功能正常。术后患者复查心脏超声,提示心脏功能正常;复查产科超声,提示宫内妊娠,胎儿存活,脐动脉血流频谱正常。(李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