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万物成熟。此时,蜂类却无花可采,无蜜可酿,进入了“寻衅滋事”时期。在这段时间,蜂类回巢,生长、发育、繁殖、筑巢的速度较以往加快,所以它们在寻食的过程中,对人有心无心的惊扰异常敏感,易发生蜇人事件。
●8月29日下午,湖南某农村67岁的向大伯与往常一样到自家的果园中铲草。他用镰刀修剪橘子树枝杈时,无意中碰着排球般大的黄蜂窝巢,瞬间数十只受到侵扰的黄蜂在向大伯头上、背部及四肢狂蜇,致使其头部等多处红肿奇痒难忍。家人见状迅速将其送至医院,此时他已处于昏迷状态。经全力抢救,他终于死里逃生。
●9月1日下午5时30分许,急诊室送来了一名被蜂蜇伤的老人。她全身潮红、瘫软,大汗淋漓,呼吸微弱,血压降至0。原来,当天,患者扛着竹子下山时不慎碰到了黄蜂窝,受到惊吓的黄蜂从蜂巢一拥而出,黑压压地冲向她。患者被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抢救才脱离危险。
毒蜂蜇伤可夺人命
蜂的种类有很多,如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等。雄蜂是不伤人的,因为它没有毒腺及螫针,刺人的都是雌蜂(工蜂)。雌蜂的腹部末端有与毒腺相连的螫针,当螫针刺入人体时随即注入毒液。蜜蜂蜇人时,常将其毒刺遗弃于伤处;而黄蜂刺人后则将螫针缩回,还可继续伤人。蜂毒液中主要含有蚁酸、神经毒素和组织胺等,能引起溶血及出血,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还可使部分蜇伤者发生过敏反应。人被蜂蜇伤后,轻者仅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灼热感,也可有水泡、淤斑、局部淋巴结肿大,数小时至1~ 2天内自行消失。如果身体被蜂群蜇伤多处,常会出现发热、头痛、头晕、恶心、烦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症状。对蜂毒过敏者,可出现荨麻疹、鼻炎、唇及眼睑肿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个别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气喘,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
毒蜂蜇伤快剔出断刺
被蜜蜂蜇伤后,首先要剔出断刺,然后用肥皂水或3%的氨水、5%的碳酸氢钠液、食盐水等洗敷伤口;若被黄蜂蜇伤,要用食醋洗敷,也可将鲜马齿苋洗净、挤汁涂于伤口。
如果患者发生休克,在送患者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其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预防毒蜂蜇伤有办法
●穿长袖衣、长裤等可起到防护作用。
●经过蜂巢时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惊动毒蜂,不可乱捅马蜂窝或挑逗蜂群。
●接触花草和树木时,要预先察看,发现蜂巢后要悄然走开,不要猛跑,以免惊扰蜂群,引起尾追。
●上山等野外活动时最好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女士在野外活动时最好不用香水,不用含有芳香味的洗发精或除汗剂,因为马蜂喜欢颜色鲜艳且具有芳香味的花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