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乙肝孕妇孕期不用打乙肝免疫球蛋白

2018-12-11 17:37:56浏览:58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问题   我是一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目前已怀孕7个月(即28周),在某三甲医院做产检。医生说我应该打乙肝免疫球蛋白,
问  题

  我是一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目前已怀孕7个月(即28周),在某三甲医院做产检。医生说我应该打乙肝免疫球蛋白,而且已经打晚了,所以,以后每个月要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国际单位),连续注射3个月,直至婴儿出生。医生说,这样做可降低孕妇体内乙肝病毒水平,从而预防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请问,我应该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吗?怎样才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陕西  闫女士

  

  答  复

  通过给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打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该方法目前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也就是说没有证据证明其可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而且,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给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仅不能预防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还可能给孕妇带来危害。

  ■给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能降低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水平。

  有人检测了30名在怀孕最后3个月每月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国际单位)的孕妇,比较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前后血液中乙肝病毒水平,结果注射前后无显著差异。

  为了降低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水平,需要注射大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例如,在抗乙肝病毒药物面市前,为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一般在手术中给患者静脉注射大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1万国际单位),远远高于给孕妇注射的剂量,而且在术后一段时间内还需要静脉注射大量乙肝免疫球蛋白,使血液中抗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水平(抗-HBs)维持在每毫升血液含100~500国际单位。

  在抗乙肝病毒药物拉米夫定面市后,亚太地区肝病学会建议,对肝移植患者在肝移植术前1~3个月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术中无肝期加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术后长期使用拉米夫定和小剂量免疫球蛋白。即使这样,仍有一部分肝移植患者发生乙肝复发。而孕妇还保留原来的病肝,乙肝病毒仍在其中大量复制,注射200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从理论上讲是不可能降低其体内的乙肝病毒水平的。

  研究表明,现行的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并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试想,如果给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每月注射200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就能有效降低体内乙肝病毒水平,且其价格远较抗乙肝病毒药治疗便宜、安全,那么,乙肝免疫球蛋白早就被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了。事实上至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这也说明每月给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国际单位并不能降低体内的乙肝病毒水平。

  ■给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能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有人将250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试验组,共117名孕妇,于怀孕第7个月(即第28周)起,每月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400国际单位,连续注射3个月,共3针;另一组为对照组,共133名孕妇,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所有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两组孕妇的基线乙肝病毒水平无显著差异。检测试验组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前后的乙肝病毒水平,未发现有显著差异;试验组孕妇的新生儿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前均未检测到抗-HBs。

  研究再次证明,即使给孕妇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400国际单位,连续注射3个月,也不能降低其体内的乙肝病毒水平,其新生儿也不能获得来自母亲的抗-HBs。这说明其对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无效。

  ■给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普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性。

  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有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突变,产生乙肝病毒免疫逃逸株。如果该免疫逃逸株在人群中传播,现行的乙肝疫苗就无法预防乙肝传播。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还有可能在孕妇体内形成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这种免疫复合物有可能有潜在的危险性。同时,给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在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也会增加孕妇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鉴于上述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肝病学会、欧洲肝病学会、亚太地区肝病学会、我国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策略中,均未建议给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在孕期中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预防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关于如何预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母婴传播,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有明确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我国“十一五”重大传染病专项关于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研究表明,应用上述方法免疫,97%的新生儿可获得保护,免受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编  后

  乙肝免疫问题一直是本报读者非常关注的问题,自11月5日本报刊出北京地坛医院蔡晧东主任医师的《爸爸患乙肝 宝宝不用打乙肝免疫球蛋白》一文后,乙肝免疫的问题再次引起高度关注,不仅读者纷纷咨询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相关问题,也引起了肝病、妇产科等领域临床医生和专家的关注,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于是,本版在11月26日刊出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的《父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新生儿无须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感染病科周乙华主任医师、妇产科胡娅莉主任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杨慧霞主任的《乙肝爸爸的宝宝打乙肝免疫球蛋白 需要符合两个条件》。

  尽管如此,目前仍有读者不断咨询乙肝相关问题。为尽可能满足读者需求,尽量做到有问必答,我们将就读者关注较多的问题陆续在本版上刊出。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产后腰痛小心致密性骨炎

上一篇:

宝宝感冒发烧七问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