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立中)适龄妇女“两癌”筛查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安徽省达安医学检验所近日对该所一年来所做的12万例宫颈癌筛查进行统计后发现,在筛查年龄之外的人群中检出不少宫颈癌阳性者。该所提出,宫颈癌筛查应向老少两头人群延伸,以更好地保护妇女的健康。
本轮医改推行以来,“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成了很多地方的民生工程。该所承担了安徽省太湖、宁国、祁门、涡阳、全椒等地的筛查工作。该所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开展的120922位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共筛查出阳性病例3252例,阳性率为2.69%,阳性者中包括高度上皮内病变、低度上皮内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增生、高度上皮细胞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增生等。
各地对宫颈癌筛查规定的年龄范围一般为35岁~65岁,还有一些不在该年龄段的妇女,如有6945名35岁以下的女性和973名65岁以上的妇女也参加了筛查。调查人员对各个年龄组进行分别统计,患病率最低为1.58%,最高为3.08%,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其中,低度上皮内病变和高度上皮内病变的峰值年龄组分别为41岁~45岁组和56岁~60岁组,与此前专家提出的年龄峰值相比有所后移。
统计还发现,大于65岁组的妇女阳性率达3.08%,在此次统计中患病率最高;在低于35岁组的受检人群中,阳性率为1.58%,虽然总发病率低于平均值,但是高级别病变的患病率比较高。由此专家建议,宫颈癌筛查人群应该向老少两头人群延伸,即降低最小年龄,提升最高年龄,让更多可能罹患宫颈癌的妇女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