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自小跟着姥姥姥爷生活,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可自从佳佳4岁后进了幼儿园,她就像变了一个人。每天起床后磨磨蹭蹭不愿穿衣服出门,到了幼儿园门口,哭得死去活来。好不容易把她留在幼儿园里,她却不肯说话,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吃饭也不睡觉。回到家里,她就一直跟在姥姥屁股后面,再三恳求姥姥不要送她去幼儿园;晚上也不一个人睡觉了,非要和姥姥一起睡;半夜还经常被噩梦惊醒。一连几周过去了,佳佳变得越来越不开心。
佳佳患的是典型的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儿童分离性焦虑症是指幼儿和亲密的抚养者之间突然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情绪和行为,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以6~11岁的儿童最为多见。每个孩子都可能出现,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最常见的是一提起上幼儿园或上学便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哭闹不止,除此之外,还表现在害怕独自一人在家、独自一个人睡觉等。
分离焦虑症对儿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患儿常出现睡眠不好、做噩梦、说梦话、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状。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最初一周内还会发生感冒、腹泻等疾病,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心慌,胸闷,大汗淋漓,尿频等。
分离性焦虑症易被忽视,其结果不仅影响儿童早期智力开发,而且可发展成慢性焦虑,影响情绪发育及学习。所以,分离焦虑症对儿童心理上的影响更应该引起重视。研究发现,人在童年时有分离焦虑症,成年后可能会患有恐惧综合征。如果分离焦虑症比较严重,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及早发现和防治儿童焦虑症是很重要的。
遗传因素、负性事件等都可能成为孩子患分离焦虑症的病因。但亲人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其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差,不适应外界环境则是产生儿童分离焦虑症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现孩子有分离性焦虑障碍,要立即请儿童心理医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消除患儿的焦虑症状。(郑 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