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里住着一个只有三斤四两的小宝宝,他在妈妈的子宫里只待了7个月,一出手术室就被送到了保温箱内。他的到来,对于宝宝的妈妈张媛(化名)来说,既是一份礼物,也是一场磨难。
盲目迷信 头胎剖宫产
张媛已经有个可爱的女儿,今年已经5岁了,回想起当初生头胎的事情,张媛后悔莫及。原来,2008年的年末,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张媛怀孕了,这可美坏了两家二老。张媛的预产期是8月末,怀孕期间一切顺利,可到了还差一个月即将生产的时候,婆婆提出要提前剖宫产。
张媛记得,当时婆婆召集了两家的亲戚商量此事。婆婆认为,身边的小媳妇们都是剖宫产,咱们也选个黄道吉日剖了得了,不疼,心里有底。张媛的爸妈多上过几年学,知道剖宫产对自己闺女不好,于是立刻站出来反对。
气氛一直僵持不下,最后气得张媛爸爸拍桌子、跳着脚说:“不是你闺女,你不心疼是吧?”张媛婆婆也急眼了:“这本来就是我们老楚家的事儿,跟你商量只是个过场,就是通知你一声。”
看着两家老人要打起来,旁边人赶紧拉架,张媛也立刻把爸爸妈妈拉到别的屋子,说自己看着办。那之后,两家人一直不说话。
张媛知道婆婆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如果不剖的话,本来婆媳关系就不算融洽,以后肯定没她好果子吃,只能规劝爸爸妈妈。
2009年8月8日,张媛剖宫产诞下一女。
瘢痕妊娠 随时可能大出血
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张媛本打算不再要二胎。可是,二胎政策放宽后,婆婆就一直在她耳边叨咕来叨咕去,说什么国家都提倡了,我们要响应国家政策;说什么老楚家要传宗接代。张媛的老公态度不明确,总是支支吾吾,没有老公当靠山,张媛只能在婆婆的催促声中就范。
当时,张媛一直在镇里医院做检查。怀孕18周时,一次B超检查的结果显示,她的胚胎落在了前一次剖宫产遗留的疤痕上。当地医生给出的诊断是:瘢痕妊娠,风险太大,随时可能大出血,建议转诊。
听了这个消息后,张媛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想着是否还要这个孩子。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婆婆后,婆婆暴跳如雷,说张媛想让老楚家绝后,而后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劝张媛放宽心,一定没问题。
张媛只能放弃这个念头,转诊至唐山妇幼保健院,医生告知,瘢痕妊娠不仅可能大出血,还有可能发生子宫破裂,严重时要切除子宫,还可能危及生命。
有一天,张媛去医院做检查,听到一位新妈妈说前两天跟她一个病房的产妇因为瘢痕妊娠死在了手术台上,“孩子是保住了,没妈了,不是更苦?”
听后的张媛因为太害怕,导致无法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后来没办法只能住院。
减少开销 放弃住院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产一科张桂欣解释说,受精卵与子宫的关系,好比种子与土壤,张媛的这颗种子不幸种在了5年前剖宫产的瘢痕处,而瘢痕处无法提供胎儿所需的营养,种子为了获得充足营养,根部就会拼命地往下生长,胎盘内粗大的血管像树根一样扎进子宫里获取营养,只能选择再次剖宫产,手术稍有差池,胎盘上密集粗壮的血管就会破裂引发灾难性的产后大出血。
在张媛住院期间,因为种子获取的营养仍然不足,需要输营养液来增加营养。这就意味着,住院费加上各种治疗的费用非常高,张媛的婆婆有些不高兴,“别人生孩子花个千八百块钱就行,你生个孩子是想让我们老楚家倾家荡产。”
张媛也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就跟医生申请了出院。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如果有情况,要立刻就医。
子宫破裂 危及生命
出院时,张媛怀孕6个月多一点。没想到,刚回家修养没多长时间,一天晚上的8点多,她在家里突然破了羊水,开始阵痛,凭经验她知道这是临盆了,赶紧叫爱人送医院。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孕妇宫口已接近开全,胎儿黑黑的头发都已经能见到了,眼见着宝宝就要生出来了。
检查和化验还没出来,但张媛大大的肚子,突然一下子变成了葫芦形状:中央凹陷进去。凭借经验,医生判断,子宫已经破裂。当时,张媛肚皮上一道以前剖宫产时留下的疤痕,已经变成月牙形。同时,B超也提示:子宫破裂。
医生说,胎儿住的“房子”,已经整个裂开;随着宫缩,子宫会大出血,危及母子两人的生命。护士急忙找到张媛的爱人,让其签了知情同意书。医生回忆说,当划开腹壁时,凹陷进去的内部肌层,已经全部断裂,胎儿的肩膀已经从破裂的子宫中露了出来,破裂的子宫仅仅只有一层浆膜包裹着。
令人庆幸的是,宝宝平安无事,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牵连宫颈 被迫切除子宫
虽然孩子没问题了,可是张媛依然在死亡线上挣扎,医生发现子宫破裂程度严重,已经牵连到了宫颈。没有办法只能切除子宫,当得知这个消息时,张媛的爱人不能接受,不愿意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手术也间隔了一段时间。
在医生和护士的一再劝说下,最后张媛切除了子宫。手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避免感染,医生要细心地心查看钳夹出血的血管,尽量避免因盲目钳夹而损伤临近的器官组织。还好,手术顺利。
不过,当得知自己没有了子宫时,张媛哭得很伤心。她觉得,这完全是自找的,“如果没有第一次的剖宫产,我不用遭这样的罪。”张媛说。她的婆婆也很后悔,哭着说:“我是罪人,是我对不起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