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甘贝贝□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3月19日在京召开的2015年全国妇幼健康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为2014年全国妇幼健康技能竞赛决赛4个专业组第一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王冬纳、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科副科长张丽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汤雅玲、重庆市垫江县桂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医生湛玉洁,颁发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妇幼技能竞赛,找出了我工作中的软肋。”获得围产保健组第一名的王冬纳表示,自己做了10年医生,以前在门诊接触备孕者时,往往是让她们去做普通检查,例如B超、血常规等。“其实,孕期保健工作在怀孕前3个月~6个月就应该开始,比如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她说,参加妇幼技能竞赛后,自己深刻认识到临床要与保健结合,“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学霸型医生汤雅玲是妇女保健组的第一名。她和王冬纳有同感:“比赛结束回到临床工作中,不管出诊时间多紧张,我都会加入很多健康宣教的内容。”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组第一名湛玉洁认为这次技能竞赛“很开眼界”。湛玉洁是一名基层妇幼工作者,她说,随着单独两孩政策的推进,服务量越来越大,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业务水平急需提高。技能竞赛前,重庆市从三甲医院聘请专家对她进行一对一带教。“老师教的细节,让我现在的操作更加规范。”湛玉洁举例说,放置T型节育器,将双横臂插在套管里时,如果用一块无菌纱布包住,避免手套直接接触,就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儿童保健第一名张丽珊因为刚刚生产没有来到颁奖现场。她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竞赛中的操作环节,让自己对儿童保健的一些基础技能有了新的认识。“比如,怎样能把儿童的体重测量得更加准确,这其中有很多要点,平时我们不一定都能注意到,现在我对这些细节要点更加关注了。”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全国妇幼健康技能竞赛,共举办活动2700场次,有35万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