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佛手配香橼能除产后气郁

2018-12-11 18:04:08浏览:12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辽宁省中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张会永  近日,我在门诊遇到这样一位患者,印象特别深刻。患者,女,29岁,形体略胖,因为心悸
辽宁省中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张会永   近日,我在门诊遇到这样一位患者,印象特别深刻。患者,女,29岁,形体略胖,因为心悸、胸闷4个月多处求医。吃过不少中医的方子,或逍遥散,或归脾汤,而且加入很多养心安神药,症状反而越来越重。追问病史,得知患者系产后焦虑,又需照顾小儿,抚养操劳不得休息。初本仅为气郁,稍加疏导即可,但却屡服养心安神之剂,气郁痰阻,壅塞气机,加重病情,且有化热之象。   患者近来每发作时心烦身热,得凉风则舒。饮食可,总有便意,一日排便十余次,睡眠少。月经两个月未行。舌胖,边有齿痕,白腻苔;脉来略数。处方以半夏厚朴汤加佛手、香橼,具体药物为:半夏15g、厚朴20g、紫苏叶15g、苏子15g、茯苓20g、陈皮15g、佛手10g、香橼10g、栀子10g,生姜5片为引。   服第一服药后,月经即行,三服药后,诸症悉除。本次着重来说佛手和香橼。   香橼是芸香科枸橼或香圆的果实,佛手是枸橼的变种——佛手柑的果实,二者可以说是同类。二者皆有疏肝理气、化痰宽胸的功效。因此,处方常常佛手、香橼并用。因其辛香,能疏肝理气,治疗肝气郁结、肝胃不和诸证,且能宽胸化痰。若经麸炒,则减香燥,功效偏于理气和胃。   佛手、香橼疏肝理气,不似柴胡之燥,药性平和。本例患者中,已有化热之象,且前已服用柴胡逍遥之剂,遂改用佛手、香橼,并少加栀子清热。患者体略胖,素有痰湿,产后抑郁,心情不畅,肝气郁结,津液不布,痰湿阻滞,出现臂痛、咽喉堵、口黏、口苦、排便异常等多种表现。本案以佛手、香橼者,除协同紫苏疏理肝气外,亦取其开胸化痰之功,气顺痰消,自然诸症悉除。而前医对症下药,见睡眠少,而重用养心安神;见臂痛,甚至还加入藤类疏经活络之品,显然被痰湿阻滞症状迷惑。   佛手形态特异,香橼谐音美意,又因二者同出一源,气味芳香,在中国古代有着浓郁的文化色彩,形成独特的香橼文化。由于佛手、香橼美观芳香,自明清就被用来点缀家居。由此,还专门衍生出了“香橼盘”器具,摆果闻香。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HPV疫苗 离我们有多远

上一篇:

有些食物孕妇少吃为妙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