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 欧阳天祥
体表软组织的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柔软、可压缩、无搏动的包块,就像海绵。其大小可随体位改变或静脉回流快慢而发生变化。小儿患者表现为哭闹或用力挣扎时膨大。位于四肢者表现为肢体抬高时缩小,低垂或上止血带时则充盈增大。如累及皮肤真皮层,则表现为蓝色或深蓝色。
海绵状血管瘤在患儿出生时即存在,大部分可以被发现,少部分在幼年或青少年时才被发现。其“瘤体”生长速度与身体生长基本同步,不会自行退化。发病无性别差异。瘤体逐渐生长增大后,可引起沉重感和隐痛。位于眼睑、口唇、舌、口底、咽壁等部位的瘤体,常引起局部肥厚变形,并可引起相应的视力、吞咽、语音、呼吸等功能障碍。侵及关节腔可引起局部酸痛、屈伸异常。侵犯肌肉常有运动或静止疼痛,严重者可致残。
海绵状血管瘤是血管壁薄弱而异常扩张的先天性静脉畸形,有丰富的腔窦及周围吻合血管,多呈渐进性向周围正常组织发展。其有缓慢恶性扩展趋势,可造成局部组织或骨骼增生及变形,不仅影响容貌,而且常常引发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海绵状血管瘤的异常扩张静脉既是造成局部畸形和影响组织功能的罪魁祸首,又要为局部软组织提供血液供应。手术治疗时,如果切除少,祸根还在,容易复发;如果连“根”一起拔,则创伤大,常造成局部继发畸形甚至功能障碍。因此,如果能改造其“恶”,保留其“良”,就能达到保持或恢复局部形态功能的效果。
我科开展的栓塞硬化注射治疗是先栓塞瘤腔周围血管后,再注入作用持久的硬化剂,能滞留在瘤体内而不易流失,硬化彻底,不易复发。对范围小的血管瘤,一次性硬化异常扩张的瘤腔,由于瘤体周围有正常血液供应,局部组织不会发生缺血坏死,可以一次性“改良”成功。
对范围大的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如一次性全部栓塞硬化,可能使整个组织发生坏死。我们将其分成多个小区域治疗,分散硬化小的瘤腔,暂时不治疗邻近的瘤腔,治疗间隔3~6个月。待硬化的小瘤体已新生正常小血管恢复了血液供应,再注射治疗其余未治疗的部分瘤体。这样分期分批消灭了异常扩张的瘤腔,又保留了局部正常的血液供应,让“恶”越来越少,“良”越来越多,逐步使海绵状血管瘤彻底改“恶”从“良”。该疗法可恢复病变局部的形态和功能,达到美容和功能恢复的双重效果。